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视网膜动脉阻塞

OCT在诊断视网膜动脉阻塞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 : 2009-11-29 06:32:15 来源:www.cnophol.com

[摘要]

OCT在诊断视网膜动脉阻塞中的应用价值http://www.cnophol.com2009-10-1910:54:44中华眼科在线

林春堤龚颂建吴爱玉林水龙林嘉付征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361001

目的:评价OCT在视网膜动脉阻塞及动脉阻塞后循环恢复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OCT及眼底造影对21例(眼)眼底检查后怀疑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病例进行检查,其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者12例,睫网动脉阻塞者3例,6例为黄斑分支动脉阻塞,并结合视野及电生理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全部21例病例OCT检查结果均有局部或全部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全层反射增强,光感受器暗区增宽(水肿)等表现。而FFA检查仅有16例出现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明显延迟、动脉管腔内荧光素流变细、呈节段状或搏动性充盈等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典型表现。所有病例视野及电生理检查均出现异常。

结论:FFA检查是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但如果其病因是由于眼外伤后外力(或有高眼压)使得视网膜动脉受压、痉挛、视网膜血流中断、缺血缺氧所致,或者视网膜动脉阻塞而后循环已经恢复,FFA检查则无法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视野及电生理检查虽然可以提示视功能受损情况,却无法给出明确诊断。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其特征性的OCT改变,不管其循环恢复与否,其病理改变一旦形成,将不可恢复,可以从形态学方面为我们揭示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于诊断视网膜动脉阻塞尤其是视网膜动脉阻塞后循环已恢复者有其重要作用,还可以用于一些因过敏、全身情况不良等不能行FFA检查的患者。

(来源:中华眼科在线)(责编:zhanghui)【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下一条信息:没有了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OCT在诊断视网...”相似的文章

更多>>

视网膜动脉阻塞疾病

眼底表现:阻塞超过几分钟之后,眼底将出现贫血性坏死,视盘色白,边缘模糊,视网膜后极部呈弥漫性乳白色水肿,黄斑区因视网膜组织单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透露呈现“樱桃红斑”,是为本病的典型体征,一般两周后视网...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