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时间 : 2009-11-29 21:56:37 来源:www.306yk.com

[摘要]

视网膜就是我们常说的眼底。视网膜上有静脉和动脉两种血管相伴而行。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视网膜静脉一个或多个节段的血流郁滞或完全停止,静脉里的血液不能回流形成血管内高压,直至冲破小血管流到血

  视网膜就是我们常说的眼底。视网膜上有静脉和动脉两种血管相伴而行。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视网膜静脉一个或多个节段的血流郁滞或完全停止,静脉里的血液不能回流形成血管内高压,直至冲破小血管流到血管外,形成眼底出血。根据静脉管腔阻塞的程度及部位,可分为完全性阻塞和不完全性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前固定性的黑影,严重时甚至可致盲(视力在0.03以下)。患眼不红不痛,外表如同正常眼睛一样。

  临床体征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充血,严重者出现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高度怒张,呈紫红色,腊肠样外观。视网膜动脉变窄变细,视乳头表面及视网膜上有大量放射状、火焰状及斑点状出血,其间掺杂有白色渗出斑,出血偶尔进入玻璃体内,引起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后期视网膜及黄斑水肿消退,出血和渗出逐渐吸收,视网膜遗留下不规则的色素沉着,阻塞的静脉有时可再通(多为不完全性阻塞)。有时静脉管腔闭塞,呈白线状外观(多为完全性阻塞),在视乳头或静脉周围常可见新生血管增殖。个别病人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虹膜表面和房角内,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功能丧失。视网膜中央静脉分支发生阻塞,则病变仅限于该血管分布区。临床以颞上支阻塞最为常见。因分支阻塞一般发生于动静脉交叉处,而颞上支的动静脉交叉比其它分支为多。在颞侧支发病时,黄斑区常易受累,视力可发生明显减退。

  发病原因有哪些?

  本病好发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炎症、血栓等疾病的中老年人。

  (1)血管性疾患。如视网膜动脉硬化,在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硬化的动脉压迫,或静脉壁的非特异性炎症。

  (2)血液成分的改变。如血液中血脂过高、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引起血液粘度改变,血液流动变慢,容易形成血栓。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某种原因大量出血,血压突然降低,心脏代偿失调,致血流变慢,或高血压病人服用过量降压药使血压降得过低,都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4)某些全身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使血管内膜增厚,内壁粗糙导致血流迟缓或淤滞,形成血栓,发生静脉阻塞。

  (5)眼眶内压力升高。如眶部外伤、水肿、出血及炎症引起急性眶内压力升高,而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流回流受阻。

  如何治疗?

  新鲜出血阶段。应积极查找病因,并予以去除。如高血压则降低血压,炎症则对症治疗。对待静脉血栓可应用抗凝血药物,但必须密切观察,警惕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同时应适当给予止血药,降低视网膜血管的通透性,如云南白药、维生素C等口服。出血吸收阶段,一般在出血后1个月,此时出血已有部分吸收,病情稳定,无新鲜出血,或遗留玻璃体混浊。治疗主要以促进出血吸收为主,也可用中草药行全身调理,活血化淤,代表方剂为血府逐淤汤、桃红四物汤及五苓散加减。在恢复阶段主要应用一些神经营养剂及促进细胞代谢的药物,如肌苷、ATP、辅酶A、维生索B1等。对出血大部已吸收,视网膜表面有新生血管形成者,可选择性应用氩激光光凝治疗。对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经上述3个月系统治疗仍不能吸收者,可考虑行玻璃体切除术。

解放军306医院眼科眼底病学科组带头人伍春荣主任http://wuchunrong.haodf.com/专家咨询:010-64837643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

中央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表现为: ①视网膜内大量出血,使脉络膜及视网膜荧光遮蔽。 ②出现无灌注区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③黄斑深层水肿。 ④静脉壁着色或少许渗漏。 ⑤新生血管及荧光素渗漏。 ⑥视盘周围辐射...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