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12:18:04 来源:care.ewsos.com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与遗传、染色体畸变、病毒感染有关。患者90%为3岁以内婴儿,少数发生于大龄儿童,偶见成人。无种族及性别差异。多单眼发病,约占70%,双
1岁幼儿童童(化名),上个月,妈妈发现天一黑,他的眼睛就会发黄光,跟猫一样。带他到医院检查,竟是眼内长了视网膜母细胞瘤。
小儿眼病科解释,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童童的情况属于早期即眼内生长期,需要完全摘除眼球后再做放疗,否则会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遗传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几乎每个月都能遇上同类患者。
在儿童良性肿瘤中,以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最常见。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是第一“杀手”,所占比率超过50%。
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畸形是儿童致死的主因,但近年,恶性肿瘤已跃居前列。她分析,遗传、病毒、环境污染(如家庭装修中使用苯、甲醛超标材料)等原因,都可导致儿童恶性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介绍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的眼内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与遗传、染色体畸变、病毒感染有关。患者90%为3岁以内婴儿,少数发生于大龄儿童,偶见成人。无种族及性别差异。多单眼发病,约占70%,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者约为30%。双眼发病者全部及单侧患者中的10—15%多具有遗传性,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全,故表面正常,带有致病基因的父母不一定发病,但可以有患病的子女。
在我国有家族史者占2.5%—3.5%。染色体研究也证明部分患者有染色体的异常,发现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或基因突变。根据肿瘤的发展过程,临床分为4期,即: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全身转移期。然而肿瘤的发展与发生部位、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等有关,临床表现也极不规律。约1—2%的患者,可以自行消退,有的消退后瘤细胞仍有残留,几年后又有复发和转移。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表现
1.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出现斜视。
2.眼底检查可发现肿瘤结节。
3.瞳孔白色反光或黄色反光(称为猫眼)
4.继发青光眼:肿瘤肿大突入玻璃体内使眼压增高,球结膜充血,瞳孔散大,眼球扩大变硬,患儿眼痛、头痛、啼哭。
5.眼外期:肿瘤向眼外转移。
6.全身转移期:向颅内及远处转移。
1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