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中小系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阻塞,使其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致使该区营养切断而引起极度的机能障碍。本病发病急,多见于单眼,也可见于双侧。任何年龄皆可发病。
病因:可因血管痉挛或血管壁疾病(如动脉内膜炎)使管腔变窄或管壁增夺厚,以致血栓形成而发生阻塞。因心瓣膜炎,特别是心内膜炎时,由心瓣膜上的多余生物脱落形成栓子,而产生阻塞者少见。此外,血管硬化、
梅毒和肾炎等,也可发生阻塞性动脉内膜炎。
临床表现:外眼正常。视力突然消失,甚至无光感。如果仅一支血管发生阻塞,则相当于该分支区产生
视野缺损。
检眼镜所见:
1、视乳头变白,边缘模糊,压迫眼球在视乳头上不能压出动静脉博动。
2、视网膜动脉显著变细,呈线状,或伴有白线。有的动脉距视乳头不远即消失。静脉也变细,血柱常间断成节状或念珠状。
3、视网膜呈急性
贫血状。于眼底后极部呈乳白色半透明混浊
水肿区,在黄斑和眼底周边部有较正常的红色反射。
4、黄斑部因无视网膜内层,部分肪络膜色泽透明的视网膜外层透露而出(视网膜外层不受累,因该处由脉络膜营养),与周围水肿的灰白色内层相对比,呈鲜红色,即所谓(樱桃小红点)。此为本病的典型形象。
5、视网膜白色混浊可渐消散,眼底恢复红色,但视网膜完全萎缩,视神经纤维弯性。视神经乳头因缺乏营养而萎缩,呈苍白色,边缘整齐。血管呈白线状。在视乳头与黄斑间有色素或胆脂素粒。视力永久不能恢复。
6、如果有视网膜睫状动脉存在时,由此血管供养的视网膜可不坏死,该处仍保存正常色泽和机能,呈典型红色舌状区。视野检查时,可发现一个小的中央岛状区,因而得以保持中央视边。
7、中央动脉阻塞时,很少伴有
视网膜出血。如果有出血,多系合并有小静脉血栓。
8、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一个分支发生阻塞时,眼底改变和视功能的丧失,仅限于该分支所营养的视网膜区。如水肿及黄斑中心凹时,可显(樱桃小红点)。
9、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完全阻塞时,眼底变化一般较轻,压迫眼球可邮动脉搏动。阻塞虽不完全,但因视网膜血液循环不足,可致视力丧失。若循环改善,则视力即行恢复。
预后:一般预后不佳,如早期治疗,尚可保留一部分视力。如果为完全的机械性阻塞,常造成视力永久性丧失。
治疗:当视网膜中央动脉完全阻塞时,视网膜组织在半小时内即可发生坏死。因此,必须采用紧急措施,发病后应产即进行抢救,使患者在视网膜缺血坏死之前,恢复血液循环,以挽救视力,否则可致盲。急救时主张用血管扩张剂,以缓解血管痉挛。在医疗条件不备的情况下,最简易的方法是按摩眼球,以使血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