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01:08:29 来源:www.qyzyy.com
变态反应性鼻炎
疾病名称 变态反应性鼻炎疾病概述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两种类型。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疾病描述 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两种类型。临床表现 1.阵发性鼻痒、鼻塞及连续性喷嚏,有大量水样分泌物。可伴有哮喘,荨麻疹等。2.暂时嗅觉消失。3.鼻粘膜苍白水肿,鼻甲可呈息肉样变,鼻腔内充满水样分泌物。症状体征 1.病史鼻阻塞、鼻痒、喷嚏频繁、大量水样分泌物等。 2.体检①鼻粘膜肿胀、苍白或紫暗。鼻腔分泌物的性状和量,发作期和静止期分别检查嗜酸粒细胞是否增多;②全身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支气管气喘等。诊断依据 1.过敏体质,有过敏原接触史。 2.有以上症状和体征。 3.过敏原激发试验阳性(如皮内试验、粘膜激发试验)。 4.鼻分泌物余片可查到多量嗜酸粒细胞。诊断检查 1.病史注意发病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是否与某些特殊因素有关,有无典型的突然发作史,如鼻阻塞、鼻痒、喷嚏频繁、大量水样分泌物等。注意个人及家族中有无其他系统或部位变态反应病史。 2.体检①注意鼻粘膜是否肿胀、苍白或紫暗。鼻腔分泌物的性状和量,发作期和静止期分别检查嗜酸粒细胞是否增多;②注意全身有无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支气管气喘等;③必要时作鼻窦X线摄片检查;④有条件时可进行组织胺或可疑致敏原的皮肤过敏试验或IgE测定。治疗方案 1.1%麻黄素可的松液或扑麻合剂滴鼻,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克敏能、息斯敏等)或皮质激素。 2.得宝松下鼻甲或肌内注射。 3.可试用鼻丘或下鼻甲部封闭或电烙治疗或激光治疗。 4.中医辨证施治或针灸治疗。蝶腭神经节针刺治疗对常年性发作型过敏性鼻炎有效。 5.可试行组织胺脱敏或已知过敏原脱敏疗法。 6.避免过敏原的刺激及加强机体适应性锻炼。治疗原则 1.避免接触或摄入变应原。 2.药物治疗,如抗组胺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类固醇激素。 3.特异性脱敏疗法。 4.冷冻、镭射或20%硝酸银涂布鼻粘膜。用药原则 1.轻症以抗组胺类药物治疗为主。2.病情较重应当应用激素或行脱敏治疗。3.病情顽固者可行局部神经切断术。4.中医中药辩证治疗。保健贴士 1、对于已明确的变应原,应尽可能脱离接触; 2、花粉症患者,在花粉播散期应减少户外活动; 3、常年性鼻炎者要改善居室环境,不养猫狗、花鸟,撤换地毯、羽毛褥垫; 4、室内通风及减少灰尘等措施皆有裨益。专家提示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较为复杂而长久,但只要坚持治疗,多数病人可获得明显改善。其中季节性疗效较常年性好,此与后者变应原分布过广泛有关。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病因病理 病因:各种风媒花植物的花粉或微粉,如具有抗原性质的真菌孢子,被过敏体质的小儿吸入后就可发病。婴儿时期食物亦可成为过敏原。感染常成为诱因,因感染使组织对过敏原的渗透性增加,而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另一方面,此种变态反应又给致病菌繁殖创造了条件,故在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基础上很易发生继发感染。 其病理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基本相同,鼻粘膜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局部有杯状细胞和结缔细胞增生,还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局部粘膜水肿及较多量的渗出液由鼻腔排出。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