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手足癣

浅谈手足癣

时间 : 2009-11-29 18:19:04 来源:www.hzgryy.com

[摘要]

杭州不孕不育医院,不孕不育医院,杭州妇科医院,妇科医院,杭州男科医院,男科医院

你目前的位置:皮肤科浅谈手足癣2007-6-2220:22:10
  
  足癣
  (Tineapedis)
  病因及发病机理
  俗称"香港脚"、"脚湿气"。由红色毛癣菌(64%)、石膏样毛癣菌(13.5%)、絮状表皮癣菌(11%)及玫瑰色毛癣菌(6.3%)等引起。
  临床表现
  损害常自第三、四趾缝间开始,临床表现分5型:
  1.水疱型常在足跖和足缘发生群集或分散小水疱,疱壁厚,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的水疱,疱壁厚,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的水疱变可融合成大疱,自觉症状瘙痒,由于搔抓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局部表现红肿,糜烂、脓性分泌物,伴发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2.丘疹鳞屑型此型较少见,开始多在三、四趾间轻度炎症及脱屑,逐渐向足跖、足缘及足跟蔓延。活动性病变发生红斑及丘疹,甚至群集性小水疱。
  3.浸渍糜烂型于趾间,尤其三、四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由于走动不断摩擦,致使表皮剥脱,呈现潮红糜烂面,伴少量渗液。
  4.角化过度型足,足缘或足跟皮肤粗糙,角化增厚,冬天易皲裂。
  5.体癣型由足癣向足背发展而来,表现为半环状或多轮状损害,自觉瘙痒。
  治疗
  全身治疗
  对重症足癣要考虑全应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0.2g,一天3次,但疗程不可过长。或酮康唑200mg,Id1次,一般不超过3周。Terbinafine125mg,Id2次,3~5周后瘙痒、红斑消退,6~8周后脱屑及角化过度消失。
  局部治疗
  1.急性期足癣:渗液显著者先用3%硼酸液湿敷,待渗液停止后,局部涂复方雷锁辛溶液。待炎症减轻后,改用复方水杨酸软膏涂局部,或复方土槿皮酊。
  2.角化过度型足癣:选用复方水杨酸软膏涂局部,或中药浸泡。亦可选用抑菌作用较好的黄连、射干、丁香、土槿皮、半枝莲、金钱草、伸筋草、龙胆等8种中药等分研末混合,50g为1剂,加豆油100ml,煎后去渣油剂外用1%Terbinafine霜外用。
  3.鳞屑型及水疱型:局部外用复方水杨酸酊、复方土槿皮酊、1%益康唑霜、复方酮康唑霜或1%吡硫霉净酊(或霜)。
  1%比佛拉唑凝胶,治疗足癣329例,经3周治疗,276例临床痊愈,真菌检查阴性。
  4.足癣并发细菌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洗或0.1%雷夫诺诺尔液湿敷,伴有发发烧和淋同巴结肿大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足癣、手癣
  别名或俗称:足癣:烂趾丫、香港脚、脚气、湿气;手癣:鹅掌风
  发病情况:
  1、患者多为成人,儿童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个人活动与清洁习惯有关。
  2、足癣常对称发生,手癣常为单侧。
  3、夏季加剧,冬季减轻或消失。
  4、常见多发病,尤以足癣发病率高,二者可伴发或单发。
  5、病原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6、发病因素:足部潮湿、多汗、湿度高有利于真菌生长和繁殖。
  7、掌跖部缺乏皮脂腺,故脂肪酸的保护作用差。
  8、职业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外伤、摩擦、浸水)。
  临床分型:
  1、水疱型:急性活动性或亚急性型
  好发于趾间、跖部、手掌及手指近端。
  疱壁厚而紧张、疱液清亮、散发或密集。
  疱干涸后有脱屑(常呈环形或为领口状)
  易继发细菌感染。
  2、角化过度型(角化脱屑型):慢性型,较常见。
  粗糙、干燥、角化增厚、鳞屑,可伴皲裂。
  好发于足跖、足缘、足跟及掌指部。
  3、浸渍糜烂型
  常见于趾间,特别是3-4趾或指及趾下方屈侧。
  易继发细菌感染。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12

【打印窗口】【在线会诊】【两性话题】【大中小】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浅谈手足癣”相似的文章

更多>>

手足癣疾病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手足癣的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可明确诊断。 手癣辅助检验: 刮取鳞屑,挑取疱液加10%koH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但角化增厚型手癣直接镜检阳性率低,需反复检查,取鳞屑或疱液接...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