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14:29:23 来源:sun.91.cn
手足癣,皮肤
手足癣是指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损害,有一定传染性,可自身传染及传染给别人。由于手足部角质层厚、多汗和无皮脂,有利于皮肤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青年人和成人的手足癣发病率高。
手足癣在临床上发为汗疤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汗疤型好发于一例或两侧指(趾)尖端屈面或手掌及足底部,起初为厚壁饱满的小水池,继而融合成大疱,泡液透明,周围无红晕,抓破后常因继发感染并发丹毒、蜂窝组织炎或淋巴管炎。糜烂型好发于第四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泡,干固后脱屑,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患者有奇痒,容易继发感染。鳞屑角化型多见于手掌、足跟或足底侧缘,初起常无明显水疱,为小片鳞屑,病程很慢,常多年不愈,皮肤失去弹性,触之粗糙,冬季易发生皮肤皲裂。
预防手足癣,应注意卫生,平时要减少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物质对手足皮肤的不良刺激,不用公共拖鞋及毛巾,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夏天尽可能不穿胶鞋。真茵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人体免疫功能旺盛时便不易思病,而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便易染病。对已确疹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如能经常做到保护皮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用药,手足癣是能够治好的。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鹅掌风”、“脚湿气”等范畴。其病多因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而成,病久则气血不能相濡养,皮肤干厚燥裂,脱屑。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水疱型:证见起初为成群或散在的针头大小的水疱,不易破裂。干燥后疤顶表皮脱落,形成环状鳞屑,新的损害不断出现,相互融合,边缘较清楚。2.鳞屑角化型:证见脱屑,角质增厚,皮肤粗糙干裂,皮损主要发生在手掌、足跟部等。3.浸渍型:证见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常因剧烈搔抓摩擦后引起表皮擦烂,露出潮红糜烂面,可引起继发感染,如丹毒、淋巴管炎等。
相关专题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