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鼠疫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时间 : 2009-11-29 15:14:58 来源:www.chinabaike.com

[摘要]

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中国百科网

 法规分类>法律法规>中央法规>部委规章及文件>国务院组成部门【法规名称】全国鼠疫监测方案【颁布部门】卫生部【法规文号】【颁布日期】2005-08-30【实施日期】2005-08-30【是否有效】有效【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失效日期】【全文】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鼠疫流行呈上升趋势。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复杂。特别是近年来,新的疫源地不断被发现,疫源地面积不断扩大,人间鼠疫时有发生。而且,由于经济开发,人群进入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地区的活动不断增加,国际交往频繁,鼠疫对人类的威胁日趋严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社会的稳定,要充分认识鼠疫监测工作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必须坚持开展全面、系统地鼠疫监测工作。
  一、监测目的
  鼠疫监测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鼠疫发生和流行而开展的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通过主动监测,系统收集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的相关信息,尽早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与流行,掌握疫情的动态和趋势,为鼠疫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间鼠疫监测
  (一)工作目标:以人间鼠疫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及时控制为主要工作目标。
  (二)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鼠疫监测网络
  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人间鼠疫监测网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鼠布基地)是全国鼠疫监测中心,省级疾控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鼠防专业机构,下同)为本省(区)鼠疫监测中心,市、县级疾控机构为鼠疫监测站;同时要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及各级医疗机构、诊所设鼠疫监测员,适时对人间鼠疫进行监控。在鼠疫好发季节,各级疾控机构均应设疫情电话,并应指定专人负责疫情报告。
  2.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诊所的首诊医生,要对病人做出初步诊断,如为疑似鼠疫病人,就地隔离,按照程序及时报告,并根据不同病型采取标本送检。在动物鼠疫流行猛烈,对人群威胁较大时,应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对动物鼠疫流行区内人群进行巡回检诊,必要时设立交通卫生检疫站。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在发现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后,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并以最快的方式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报告疫情信息。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采取隔离病人、核实诊断、疫区处理等措施。
  鼠疫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执行,省级疾控机构负责对病例诊断进行确认,并责成原报告单位对疑似鼠疫的诊断进行订正(确诊或排除)。
  4.在鼠疫好发季节,监测单位应注意发现所辖范围内居民可疑病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按规定及时上报,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流行。所有人间疫情信息,如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动物流行病学、景观生态学及其他环境信息,都应系统收集整理,按照有关规定通过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上报。
  5.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在鼠疫流行季节,鼠疫疫源地区及其毗邻地区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辖区内定期组织开展以“三报三不”为主要内容的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疫区及其毗邻地区群众防病保健意识。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鼠疫疾病

1.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则因出血程度而异,血小板可减少,肠炎型者可有血样或黏液血便。 2.细菌的分离和鉴别 取血,脓,痰,脑脊液,淋巴结穿刺液等材料送检,一般检查程序...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