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04:25:17 来源:news.51qe.cn
我国消灭丝虫病前景光明
发展中国家能否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消灭流行甚广的寄生虫病?我国预防医学科技人员以40年的防治研究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近日荣登1999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榜首的“中国阻断淋巴丝虫病传播的策略和技术措施研究”项目的实施,为消灭丝虫病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丝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致残的第二大病因。我国曾经是世界上受丝虫病感染人口最多的国家,在采取防治措施前全国共有3099.4万病人。肆虐于我国的丝虫病主要是淋巴丝虫病。
为阻断淋巴丝虫病的传播,中国预防医科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以及山东、广西、上海等16个流行省(区、市)的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防疫站)合作,探索有关策略和技术措施。经过1956-1997年长达40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经理论和现场研究并大规模防治实践验证,确立以乙胺嗪(海群生)群体治疗消灭传染源(治愈微丝蚴血症者)为主导的防治策略,不再沿用过去以消灭传染源与防制蚊媒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以指导全国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有效控制和消灭丝虫病。经全面总结和优化,制定了3种方案应用于大面积防治丝虫病,其中尤以人群普服乙胺嗪药盐的经验最为突出,已被WHO向各国推荐;通过低密度微丝蚴血症传播作用和丝虫病传播阈值的研究,揭示了防治后期丝虫病传播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纵、横向结合的主动监测系统,实践证实这是最终实现消灭丝虫病目标的有效措施;制定出基本消灭(有效控制)和消灭丝虫病的标准,受到WHO及国际同行的重视。
上述研究成果经全国丝虫病流行区域推广应用,已于1994年实现全国基本消灭丝虫病(人群中微丝蚴血症者密度降至1%)。迄今为止,广西、贵州、上海、四川、重庆、湖南等6省(区、市),已实现消灭丝虫病目标(人群中微丝蚴血症者密度为零)。我国不仅是第一个实现全国基本消灭(有效控制)丝虫病的发展中国家,而且通过系统监测,证明防治效果十分巩固,展现了全国实现消灭丝虫病的光明前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