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丝虫病

丝虫病防治

时间 : 2009-11-29 21:51:57 来源:www.gxcdc.com

[摘要]

丝虫病,是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特指淋巴丝虫病,包括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病。 ...

丝虫病防治2009-07-3009:26:39 来源:广西疾控信息

丝虫病,是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特指淋巴丝虫病,包括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病。该病通过蚊虫传播,其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故称为淋巴丝虫病。在开展丝虫病防治前,广西有68个县(市)流行丝虫病,受威胁人口1600万,病人80余万,是严重影响广西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经过积极防治,1995年广西消除了丝虫病,成为国内第一个消除丝虫病的省区。

1病原广西流行的丝虫虫种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丝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雌、雄异体,成虫交配后产生微丝蚴,并在夜间出现于外周血液中,当蚊虫叮刺微丝蚴血症者的血液时,微丝蚴即被吸入蚊体内,并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当蚊虫叮刺人时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而致感染。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人对丝虫普遍易感。

2临床表现马来丝虫和班氏丝虫病急性期的常见症状、体征有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晚期体征以象皮肿多见,特别是下肢象皮肿。班氏丝虫还可引起阴囊、阴茎、阴唇、阴蒂和乳房等象皮肿、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以及鞘膜积液和乳糜尿等症状和体征,下肢象皮肿见图。

3诊断根据流行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诊断。

病原学检查可于晚间九时后采末梢血3大滴厚血膜法或静脉血1ml浓集法检查微丝蚴。尚可采用淋巴液、鞘膜积液检查微丝蚴等。血清学抗体检测常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4治疗对班氏和马来丝虫病主要应用海群生(枸橼酸乙胺嗪)3克3天和2克2天疗法,即成人每天1g,连服3天或2天,儿童、年老者酌减。对急性淋巴管、结炎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口服消炎镇痛药。象皮肿可采用红外线烘疗机或微波烘疗机烘疗加绑带绑扎。鞘膜积液采用鞘膜外翻切除手术。乳糜尿可用中链油口服或肾盂灌注、肾蒂淋巴结扎术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等外科治疗。

5预防和控制根据丝虫病病原学特点,丝虫病的防治策略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在流行区内对查出的微丝蚴血症者采用海群生进行治疗,班氏丝虫采用3天3克;马来丝虫采用2天2克;间隔1个月复治,连续治疗2~3个疗程。对血检阴性的5岁以上居民进行全体服药,班氏和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居民分别服用海群生1g和0.5g,每年2次,连续2~3年。对丝虫病流行区全民服用0.3%~0.4%海群生盐4~6个月,每人海群生总量4.5~9g,对查出的微丝蚴血症者再给予海群生1~2个疗程治疗。

6灭蚊防蚊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清除蚊子孳生地;也可应用杀蚊剂消灭蚊子及其幼虫;教育群众合理使用蚊帐,减少蚊虫叮咬。

7监测由于丝虫可长期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内,并可经蚊子叮咬而在人群中传播,因此在防治薄弱的地区、村(屯),要有计划地进行监测,巩固防治效果,杜绝重新流行。(吴钦华)责任编辑:
关键词: 疾控项目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丝虫病防治”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丝虫病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和分类 白细胞总数在10~2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病原诊断指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 (1)血检微丝蚴:为确诊丝虫病主要依据。由于微丝...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