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丝虫病

丝虫病

时间 : 2009-11-29 06:11:11 来源:www.yule.com.cn

[摘要]

丝虫病

我国丝虫病是班氏吴策线虫或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或马来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皮下组织、深部结缔组织或浆液腔的寄生虫病。

班氏马来丝虫内部结构几乎完全相同。雌虫在人体内,从其子宫内胚蚴发育成丝状活动的幼虫,属胎生,称微丝蚴。微丝蚴从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后,都具有明显的夜显周期性,即白天多丛集在肺毛细血管内,夜间才出现于外周血液。马来微丝蚴为夜晚8时至次晨4时,班氏微丝蚴为夜10时至次晨2时达高峰。

血中有微丝蚴的病人和无症状的带虫者是两种丝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蚊类为这两种丝虫的传播媒介,潜伏期4~5个月至一年或数年不等。人受感染后有半数不出现症状,仅血中有微丝蚴,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为早期丝虫病的最常见症状,多发生于下肢,常呈周期性发作,每月或数月发作一次。发作时有高热,常先有腹股沟、股部淋巴结肿痛和压痛,并出现自近端向远端逆行红线,当炎症波及皮内毛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一片弥漫性红肿,发亮,有压痛及灼热感,状似丹毒,一般持续2~3日即自行消退,以下肢小腿内侧和内踝上方居。

丝虫热是周期性发作的高热,2~3日自退。有时有腹痛。

班氏丝虫病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表现为发热和一侧自腹股沟向下蔓延的阴囊疼痛,并放射至大腿内侧。睾丸和附睾肿大,有压痛,精索上有一个或多个结节性肿大,压痛明显,持续数天后可自行消退,肿块变小变硬,常因反复发作使肿块逐渐增大。

患者有时有畏寒、发热、咳嗽、哮喘等;肺有游走性浸润。其他,还可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表现。

晚期本病表现多为淋巴阻塞引起,炎症仍反复出现,两种病变常交叉重迭。

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曲张系淋巴结炎反复发作和淋巴结内淋巴曲张所致。肿大的淋巴结和其周围向心性淋巴管曲张常于腹股沟处形成肿块,触诊似海绵样包囊,中有硬核感,精索淋巴管曲张常互相粘连而成索状。

因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回流受阻而成。阴囊肿大、皮肤增厚、自然皱纹增加,有时皮肤出现小疱,内含淋巴液。

乳糜尿常骤然出现,发生前可先有腰酸、骨盆及腹股沟部疼痛、发热等。高脂饮食会加重症状。乳糜尿在膀胱内长期停留易凝结成块,阻塞尿道致排尿困难。

象皮肿为淋巴丝虫病最常见的晚期症状,常发生在感染后10年左右,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少数见于阴囊、阴茎、阴唇、上肢、乳房等。病变部位初为皮肤增厚,继而不断变粗变硬,以后出现折沟、疣状结节。

本病对生命威胁不大,早期能及时彻底治疗,一般可很快恢复健康。

目前主要药物为海群生,它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杀灭作用;呋喃嘧酮,也有良好的杀微丝蚴和成虫的效果。

解热镇痛或强的松可使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精索炎、附睾炎症状缓解,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药;乳麻尿,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少食脂肪,酌用芹菜根、荠菜花、糯稻根煎汤服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可使之缓解或清除;鞘膜积液、淋巴阴囊和阴囊象皮肿应外科治疗;下肢象皮肿可采用以绑扎疗法。
关键词: 丝虫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丝虫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丝虫病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和分类 白细胞总数在10~2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病原诊断指从外周血液、乳糜尿、抽出液中查微丝蚴和成虫。 (1)血检微丝蚴:为确诊丝虫病主要依据。由于微丝...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