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18:08:52 来源:www.cdlvi.cn
锁骨是有两个弯曲的长骨,位置表浅,桥架于胸骨与肩峰之间,是肩胛带同上肢与躯干间的骨性联系。锁骨呈“∽”形,内侧段前凸,且有胸锁乳突肌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后凸,有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锁骨骨折较常见,多发生在中1/3处,尤以幼儿多见。【病因病机】多因肩部外侧或手掌先着地跌倒,外力经肩锁关节传至锁骨而发生,以短斜形骨折为多。骨折后,内侧段可因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后上方移位,外侧段则由于上肢的重力和胸大肌牵拉而向前下方移位(图6-15)。直接暴力多引起横断或粉碎骨折,临床较少见。骨折严重移位时,锁骨后方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可能合并损伤。【诊查要点】因锁骨位于皮下,骨折后局部肌肉痉挛、肿胀、疼痛、压痛均较明显,可摸到移位的骨折端,故不难诊断。患肩向内、下、前倾斜,常以健手托着患侧肘部,以减轻上肢重量牵拉,头向患侧倾斜,下颌偏向健侧,使胸锁乳突肌松弛而减少疼痛。幼年患者缺乏自诉能力,且锁骨部皮下脂肪丰厚,不易触摸,尤其是青枝骨折,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贻误诊断,但在穿衣、上提其手或从腋下托起时,会因疼痛加重而啼哭,常可提示诊断。X线正位照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即可作出诊断。锁骨外侧1/3骨折时,需要判断喙锁韧带是否已损伤,因为该韧带损伤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不能肯定诊断时,可拍摄双侧应力X线片。即让患者坐位或站立位,以手腕各悬挂一2.25~6.75kg重物(不是提在手中),放松上肢肌肉,然后拍摄双肩正位X线片。如患肩喙锁韧带断裂,则X线片显示为骨折移位加大,并且喙突与锁骨之间距离增宽。锁骨的胸骨端或肩峰端关节面的骨折,常规X线片有时较难确定诊断,必要时需行断层X线片检查。诊断骨折的同时,应详细检查患侧血液循环、肌肉活动及皮肤感觉,以除外锁骨下神经、血管的损伤。【治疗】幼儿无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有移位骨折,虽可设法使其复位,但实际上没有很好的方法维持复位,最终锁骨总要残留一定的畸形。外形虽不雅观,但一般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婴幼儿由于骨塑形能力强,因此一定的畸形在发育中可自行矫正。无必要为取得解剖复位而反复整复,不宜随意采用手术治疗。有移位骨折可按以下方法治疗。1.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侧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即可复位或改善,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提按手法矫正(图6-16)。2.固定方法在两腋下各置棉垫,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绕过对侧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包扎后,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即为“∞”字绷带固定法(图6-17①);亦可用双圈固定法(图6-17②)。一般需固定4周,粉碎骨折可延长固定至6周。大多数病例均可达骨折愈合。3.手术治疗的适应证①合并有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②开放性骨折。③多发骨折时,尤其同一肢体多发骨折时,可选择性应用。④对畸形明显的成人,尤其对年轻女性,为美容考虑,可选择性应用。⑤骨折不愈合。对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十分慎重。如需手术,应注意减少手术的创伤和骨膜的剥离范围。可采用克氏针、钢板或螺丝钉固定。术后以三角巾保护4~6周。4.药物治疗初期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可内服活血止痛汤或肢伤一方加减,外敷接骨止痛膏或双柏散;中期宜接骨续筋,内服可选用新伤续断汤、续骨活血汤、肢伤二方,外敷接骨续筋药膏;中年以上患者,易因气血虚弱,血不荣筋,并发肩关节周围炎,故后期宜着重养气血、补肝肾、壮筋骨,可内服六味地黄丸或肢伤三方,外贴坚骨壮筋膏。儿童患者骨折愈合迅速,如无兼证,后期不必用药。5.练功活动初期可作腕、肘关节屈伸活动,中后期逐渐做肩部练功活动,重点是肩外展和旋转运动,以防止肩关节因固定时间太长而致功能受限制。【预防和调护】睡眠时需平卧免枕,肩胛间垫高,以保持双肩后仰,有利于维持骨折复位。固定期间如发现上肢神经或血管受压症状或绷带松动,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