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引发致命铊中毒案推荐到首页 □陈新 《民主与法制》2006年第12期1/4页1234
莫名怪病突袭恩爱夫妻,且病情逐渐恶化。后通过网络联系,并费尽周折后找到了病因:铊中毒,是全国此类中毒的第7例。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遭遇铊中毒的呢?
莫名怪病突袭恩爱夫妻
2006年3月1日,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某私立中学38岁的青年女教师杜琳在上晚自习辅导课之前喝着自己杯里的白开水,无意间她发现杯里有些白色结晶体,味道也怪怪的。她觉得很奇怪,连忙问同事。同事们给了她否定的回答:“我们杯里没有你说的那种白色结晶体,我们喝的水也没味道。是不是你感冒了?感冒了的人味觉细胞是不灵敏的。”
第二天早上,杜琳感到自己腰酸背痛,全身乏力,手指发麻,还伴有轻度
恶心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是感冒了?但她吃过感冒药后,症状却非但未减轻,相反还加重了,脚一沾地就像踩在针尖上,而且口干舌燥、腹部胀疼、浑身酸痛。于是3月3日下午,痛得行走困难的她在同事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医生检查之后告诉她可能是缺钙。医生的话让她觉得不可信,因为她经常炖骨头汤喝,怎么可能缺钙呢?杜琳无精打采地回到家,她本来想将自己当天身体不适的情况告诉丈夫雷伟,没想到雷伟也出现了跟她类似的症状:手指发麻,
关节疼痛,全身乏力……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夫妻同时出现相同的症状呢?是真的感冒了,还是得了其他什么怪病?为了不将怪病传染给父母和孩子,他们在与家人一起进餐时,特意分餐。
不幸的是,两人的症状还在一天天加重。3月5日早晨,杜琳发现自己浑身针刺般痛,竟然连起床也不能了;一夜之间,枕头上也落满了她乌黑的头发……于是她连忙给弟弟打电话,叫他将自己和丈夫送到遵义医学院。
住进附属医院后,医生初诊他们夫妻为
食物中毒,复诊又否定了食物中毒。因为从3月2日到3月4日,他们一直都与家人同餐吃饭,可中毒的却只有他们夫妻。
之后,医院又怀疑他们可能是香蕉
水中毒、甲醛中毒,或者是遭受了放射性金属元素的辐射……因为他们刚刚搬进新装修的房子。于是雷伟的妹妹又请来遵义市环保监测站检测了杜琳家的新房,检验结果是他们家所用的装修装饰材料全都符合环保标准。
时间一天天过去,杜琳与雷伟的病情仍在加重,头发掉得更凶,美丽的面容因为没有秀发的衬托而一下子变得丑陋不堪。
遭遇“鬼剃头”之后,病魔并没有因此而对杜琳表现出丝毫仁慈,而是继续变本加厉地折磨她,使她相继出现了
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皮肤也开始出现大面积溃烂。自己到底得了什么怪病?看到自己的变化,她常常一个人痛哭,也越来越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绝望。
可是医院却一直没有查出病因来,为了抢救生命体征越来越脆弱的杜琳夫妻俩,医院的专家虽竭尽全力,却始终一无所获。医生只得建议他们到重庆去接受检查,以确诊到底是什么病。
“不管是什么病,救人要紧,尽快将他们夫妻送到我们医院来吧!”西南医院神经内科的涂永华教授听了关于杜琳夫妻的病情介绍后果断地说。于是3月10日,夫妻俩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和护士的特护下来到了重庆西南医院。
住进西南医院神经内科之后,涂永华教授又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检查,结果依然不能确诊。但涂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是重金属中毒,而且与铊中毒现象近似。但由于没有相关医学化验设备,是否是铊中毒一时拿不准。
在这期间,为了帮姐姐、姐夫找到病因,杜琳的弟弟杜涛制作了求救网页,将姐姐、姐夫的病情症状挂在国际互联网上。一时间,全国各地热心网友的关怀如雪片般飞来,有帮助确诊的,有寄来报道的,也有推荐相应医院和治病药品的。根据病人的病情,网友们的推断逐渐清晰:1、砒霜中毒;2、铊中毒;3、乌头碱中毒。
杜涛又通过网络得知,四川大学附属华西第四医院的朱启上教授有治疗铊中毒的经验。2006年3月18日,杜涛辗转打通了朱教授的电话,向朱教授讲述了姐姐、姐夫的病情。朱启上教授认为极有可能是铊中毒,并建议将杜琳与雷伟的尿液和头发样品拿到成都华西第四医院化验。当天晚上,杜涛便将姐姐、姐夫的尿液和头发样品带到华西第四医院。
朱教授顾不上休息,当夜开始工作,1小时后,化验结果出来了:雷伟体内铊的含量超出正常人体内铊含量的582倍,而杜琳体内的铊含量也超过正常人体内的铊含量435倍,杜琳与雷伟均是铊中毒!
病情确诊之后,3月19日凌晨1时许,朱启上教授又派了一辆救护车,跟伏代刚教授以及两名护士一起连夜向重庆西南医院疾驰而去。夫妻俩被接到华西第四医院时,已经脸色青灰,身体极度虚弱,肝脏功能严重损坏,属于非常严重的铊中毒症状。“如果再耽误几天,病人可能就没救了。”朱启上教授说。1/4页1234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