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铊中毒

两名千万富翁蹊跷铊中毒 初步查明均为投毒所致 | 新闻中心 | 龙虎网

时间 : 2009-11-29 03:16:02 来源:longhoo.net

[摘要]

两名千万富翁蹊跷铊中毒初步查明均为投毒所致news.longhoo.net  2007-1-1311:02:57推荐评论【字号:大中小】 【龙虎网报道】扬子晚报据华西都市报报道 同样千万身家级的老总,同样头发脱落,同样“铊”中毒――近日,川大华西第四医院同时收治了两名铊中毒病人。他们分别来自浙江和湖南,为投资公司和电子器件厂负责人,身家均在千万以上。其中一20多岁的浙江老板,体内金属铊含量竟超过正常值的上万倍。据初步判断,两人均为他人故意投毒所致。

  年轻老总“超标”上万倍

  1月5日,川大华西第四医院送来一位特殊的病人,他年仅20余岁。病人送来时脸色青灰,身体极度虚弱,头发已掉光,肝脏功能已严重损坏,属于非常严重的铊中毒症状。“如果再耽误几天,病人可能就没救了。”该院中毒科主任朱启上说。一名中年男子拉着医生的手说:“医生,快救救他,我们老总不能死啊!”

  据医护人员事后了解,病人为浙江某投资公司老总杨兵(化名),资产数千万。从去年年底开始,杨兵突然感觉身体乏力、四肢麻木,指头出现莫名刺痛。当时家人认为他是患了感冒,在当地医院治疗几日,却没有任何效果。病人开始出现便血、呕吐等症状。由于没有相关诊治经验,当地医院无法确诊,杨兵的病情逐渐恶化,逐渐吞食困难,头发出现脱落,肝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去年12月中旬,杨开始吐血,家属焦急万分。

  12月底,家属将病危的杨兵送到上海某三甲医院治疗。通过多方查证,该院医生初步怀疑病人有可能为重金属中毒,但无法作出确诊。1月5日,他们经网上多方查找,辗转来到成都华西第四医院。医生将杨兵的头发、指甲等物送到化验室,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杨体内金属“铊”的含量,超过正常值的上万倍!尽管身经百战,中毒科主任朱启上仍然感到惊讶:“如此高的铊含量,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经过一系列抢救和针对性治疗后,杨兵已能少量进食,下地行走。因怀疑有人故意投毒,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中年老总遭遇“化骨绵掌”

  无独有偶,和杨兵住在同一住院大楼的,也有一位铊中毒病人刘亚辉(化名)。据该院医生介绍,刘今年50多岁,为湖南电子器件厂负责人,产品行销湖南、重庆等地,身家上千万。去年4月,他脚趾、手指开始出现莫名刺痛,出现腿疼腿麻、腹痛腹胀、乏力嗜睡等病症,到最后竟完全不能走路,头发也开始大量脱落。当地医院医生束手无策。家人将其送到长沙某三甲医院医治,初步诊断为铊中毒。

  听说成都华西第四医院是专门治疗这种中毒的专业医院,刘亚辉的员工立刻与华西第四医院取得联系。4月底,当地刑警取得了病人尿样,并送达华西第四医院医学检验科。经检验,病人尿样中铊元素超过正常值数百倍,为明显的金属铊中毒。无奈之下,刘亚辉只有将工厂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在家人陪伴下,飞往成都治病。

  经过多次治疗,刘亚辉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由于铊毒性绵软,残留在刘亚辉体内的不易清除。1年以来,他已经3次专程来蓉,进行康复治疗。目前,刘的头发已长出,再经过数月即能完全恢复。据了解,当地警方已经初步断明为他人故意投毒。

  新闻链接

  什么是铊中毒呢?昨天,华西第四医院中毒科主任朱启上介绍:铊,是一种带蓝光的银白色金属,质软,主要用于制光电管、低温计、光学玻璃等,为强烈的神经毒物,对肝、肾有损害作用。铊中毒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厌食;3-5天后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脱发等症状,可发生肝损害。朱启上称,铊中毒非常罕见。截至目前,加上这对中毒的老总,在我国仅发生过六起,病人共10例,其中4例发生于四川。

收藏此页|打印此稿|关闭窗口[来源:扬子晚报编辑:吴华]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两名千万富翁蹊跷...”相似的文章

更多>>

铊中毒疾病

1.尿液检查:目前公认的铊中毒的确诊方法是去患者24h的尿液,做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尿胆原增高,尿铊升高。尿内还可能出现蛋白、尿糖、血尿、管型等。 2.其他毒物检测途径:呕吐物及胃清洗液可分析出毒物。大便中可检...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