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每日必看][大字小字]
在回答“
太田痣能不能治好”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太田痣。讲起太田痣,一般人并不陌生。虽然太田痣的发病率不高,但在大街上走过的人群中,一个小半边呈灰褐色的脸孔,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太田痣。
太田痣是1938年由日本学者太田正雄首先报道,故命名为太田痣。太田痣好发于有色人种,如黄种人、黑种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约一半患者在出生时即有,一半于10―20岁间才开始出现,个别人到妊娠时才发生。太田痣的皮肤损害主要分布于三叉神经的第一、二支分布的范围,开始于一侧眼眶周围、颞部、前额、颧部及鼻翼出现散在或进行性增多的斑点或小斑片,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一般中央部色较深,边缘色较淡,可呈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等多种颜色,各人不同。同时,约有2/3的患者,同侧的眼睛巩膜也可出现蓝染,有的人眼结膜、角膜、巩膜、眼底、视神经乳头等整个眼球都可被累及。偶有色素斑发生于躯干者。患者无自觉不适。一般地,太田痣的发生及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部分人在青春期皮疹扩大,颜色加深,过度的日晒、劳累、月经期和妊娠时则可使皮疹的颜色明显加深。太田痣一旦发生,终身不消退。
太田痣对人体的损害最主要的是一个美容的问题。太田痣发生于面部,尤其是发生于青春期的少女,往往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对其正常的生活、社交、就业及心理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国内外都有太田痣合并脉络膜、虹膜恶性黑色瘤、恶性
蓝痣的报告。由于恶性黑色素瘤、恶性蓝痣恶性度高,虽然发病率极低,也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几乎每个太田痣的患者或家中有幼儿患太田痣的父母都迫切地要求治疗,尽快治愈,但往往治疗的效果并不太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医疗中,我们把太田痣分为轻、中、重、双侧四种类型。轻型者,皮损范围较局限,病变较表浅,颜色浅呈淡褐色,易于治愈;中型者,皮损呈深蓝色到紫褐色,分布于眼睑、颧骨及鼻根部,这种类型,积极治疗也多能治愈,但需时较长,要患者积极的配合,坚持治疗;重型者,则颜色多呈深蓝色至褐色,累及一侧三叉神经第一、二支的支配区,这种类型较难治愈;个别患者(约5%)为双侧型,双侧型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看每一侧属于哪一种类型。治疗太田痣的方法有很多,但总的说来,仍然是激光、冷冻及化学腐蚀剂、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具体的方法包括表面干冰压迫法、皮内干冰压迫法、皮肤磨削术与干冰压迫、植皮术、皮肤剥脱术、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等,这些疗法在治疗太田痣上都有一定的效果,痊愈情况报道不一。一般地,对轻型、浅在的损害效果好,而对于深色、重症的效果则差,也即是发病时间较短的治疗效果较好,而发病时间较长的治疗效果较差。由于太田痣的黑色素细胞聚集于皮肤的真皮层,所有这些治疗方法都伤及表皮层。因此,所有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治疗后局部出现色素沉着、
色素脱失、
疤痕形成、
疤痕增生等后遗症。从美学的效果上来说,是不理想的。
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激光技术的突飞猛进,脉冲式激光的出现,为太田痣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用于治疗太田痣的脉冲激光为调Q装置的红宝石激光及Q开关绿宝石激光。这种激光治疗方法与其他的治疗方法不同,不需要损伤到全部的表皮细胞,而是直接选择性地作用于黑素细胞,导致黑素体被吞噬细胞吞噬运走。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治疗后局部无疤痕、无色素脱失、技术操作简便等优点,是治疗太田痣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但红宝石、绿宝石激光治疗费用昂贵,且远期疗效及后遗症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