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9 10:43:36 来源:msrb.newssc.org
东坡区白马镇兴隆村6组村民彭锡泉8月28日一大早就给区农业局经作站技术员汪小川打来电话,称自家的10余亩极早熟温州蜜柑出现了烂果现象,请下去看看,帮忙想想应对措施挽救蜜柑。放下电话,汪小川马上联系上区果业协会技术人员,一同赶往兴隆村。
到达现场后,汪小川挨树查看蜜柑,结果“诊断”为炭疽病,果实被害率已达到5%20%。汪小川说,广济晋王村,三苏陈沟村、文星村,多悦林埂村、付庙村等村也存在类似情况,若不及时防控,势必对东坡区柑橘的生产丰收构成严重威胁。
汪小川解释,此次柑橘烂果主要是炭疽病由干斑型发展为果腐型,病斑茶褐色、褐色或红褐色,干缩凹下渐变为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果皮腐烂较快,有时数斑融合,造成果实脱落,终至全果腐烂。
彭锡泉打听发病原因。汪小川说,炭疽病属潜伏性病害,在柑橘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果园带菌率通常较高,病菌长期存活且处于休眠状态,一般不直接侵入有生命力的健康组织,只有当其他不良因素导致植株衰弱或局部死亡丧失抗病力时才会发生蔓延。东坡区今年7月底前多高温强日照,气温均在30℃以上,从8月初开始雨水较多,日均气温不超过28℃。因此,该病系前期日灼造成果皮细胞受损,后期低温多湿有利于炭疽病发展危害所致。
“那有啥防治措施呢?”彭锡泉焦急地等待着处方。
汪小川认为,该病属潜伏性病害,病菌大量存在于柑橘植株各部位表面,且对各种常用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单纯用药剂预防并不适宜,应采用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才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他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加强栽培管理。应采取深翻改土、合理施肥、整形修剪、避免日灼、排除渍水等农业技术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柑橘抗病力。二是清洁果园,减少病源。清除果园病虫残体,枯枝落叶,病虫落果,并集中处理,防止病虫继续传播。采果后,结合防治病虫喷施波美1度的石硫合剂一次,以减少越冬病菌的基数。三是辅以药剂防治。已发生炭疽病的果园,可选用溴菌晴1000-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福连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四是适时采摘销售。果实过熟会加剧本病危害,建议适时采摘销售,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