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时间 : 2009-11-29 23:48:01 来源:www.nephritis.net

[摘要]

糖尿病肾病专题1糖尿病是一个无形杀手9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概况2糖尿病的并发症10糖尿病并发肾病过程3不良生活方式与糖尿病1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4不运动,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12糖尿病病人自我评价肾损害程度5糖尿病与高血压--高危人群13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6糖尿病怎样吃水果比较适合14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7糖尿病能长寿吗15糖尿病肾病的预防8什么是糖尿病肾病16糖尿病肾病的预后1糖尿病是一个无形杀手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脑卒中者500万,冠心病者600万,双目失明者45万,尿毒症者50万,预防糖尿病形势极为严峻。专家估计,中国大陆的糖尿病患者已有二千五百万名。若加上潜在人群,受糖尿病威胁的总数达到四千万人,并且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长。每年消耗的社会资源约五百亿元人民币。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25亿。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今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题为:“糖尿病会损害你的肾脏,立即行动――预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包括血糖控制不佳、生化改变、遗传因素、摄入过量的蛋白质、高血压、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过多、脂肪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构异常及吸烟等。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糖尿病致死原因之一,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早期合理治疗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及控制其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2糖尿病的并发症老年人患糖尿病病程长,如控制不好,易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心血管疾病。据调查,近半数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糖尿病人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7倍。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甚至还可以有水、盐代谢和酸、碱失调。以上这些代谢障碍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基础,故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动脉硬化症,使心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常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脑血栓。调查表明,糖尿病人脑血栓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的12倍。糖尿病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发生脑血栓。同时,体内各种代谢发生紊乱,引起高血脂、高血压,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几种因素互相协同作用,最终发生脑血栓。3、糖尿病性肠病。糖尿病性肠病是其中晚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明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但也有不同意见,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用抗菌素无效。4、白内障。据统计,在白内障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约占30%。由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和眼内房水中葡萄糖浓度偏高,葡萄糖在代谢中转变为山梨醇物质积聚在晶体内,造成晶体纤维肿胀,进而断裂、崩解,最终完全混浊,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5、肾病、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肾脏内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一般发生于患糖尿病5~15年之后。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常无任何肾病症状,一旦出现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说明患者已有持续性蛋白尿,其肾脏内的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此时的糖尿病性肾病已进入中、晚期,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三五年后将发展成肾衰。6、性功能障碍。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阴茎动脉管腔变窄,供血量减少而造成勃起不坚或勃起难以持久,形成阳痿;或因代谢紊乱;引起神经功能低下和性激素减少。进而降低了性兴奋性,引起性功能减退。据统计,男性糖尿病患者中伴发阳痿者高达50%以上,女性患者约50%有性欲减退现象。7、感染。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抵抗力削弱,白细胞的防御和吞噬功能降低,高血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繁殖,故处于体表的皮肤粘膜及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易发生感染。如皮肤上的毛囊炎、疖、癣,口腔中的牙周炎、齿槽脓肿,肺部的肺炎、肺结核,以及尿路感染、阴道炎等。3不良生活方式与糖尿病肥胖症已成为全球影响健康的三大疾病(吸烟、肥胖、艾滋病)之一,肥胖症是多种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痛风等,故应高度重视并予以适当治疗和干预。目前国内已有对肥胖症有关的心血管损害、脂肪肝及脂质代谢等研究报告,肥胖累及肾损害,并命名为肥胖相关肾病。鉴于目前儿童肥胖症日益增多,即将是未来的糖尿病潜在人群。关于肥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苹果型肥胖,体型像个苹果,是圆的,肚子特别大,四肢则较细,也叫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对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苹果型肥胖在男性较为常见,女性也有。另一种叫做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和大腿,这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稍微小一点。当然还是以不胖为好。如果你有苹果型肥胖,腰围很粗,就更得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4不运动、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目前我国糖尿病暴发性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但不少人对糖尿病认识不足,甚至完全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不知糖尿病危害有多么大,不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如何,不知道糖尿病应该怎样预防,应该怎样治疗。他们经常胡吃海喝,吸烟饮酒无度;他们从不锻炼身体;他们认为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是多余之举。他们已经有了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还觉得是“能吃能喝身体好,有钱难买老来瘦”。结果到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之时,实际上已受糖尿病之害多年,甚至已经有了不可逆转的糖尿病并发症。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是“减轻由于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就是针对很多人对糖尿病无知这种事实而提出的。不爱运动加上体重超重或肥胖,是造成成年人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专家研究小组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进行两个半小时的快步行走锻炼对预防糖尿病有明显的效果。该研究小组的专家认为,运动可帮助减肥者控制体重,并能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积存。时时牢记“管好你的嘴,多动你的腿”,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5糖尿病与高血压--高危人群
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的比率要高出1.5―2倍。糖尿病高血压对心、脑、肾损害程度远大干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患者。因此,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关于高血压的处理指南规定:凡是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都定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对于每一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特别是已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水平较高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尤其是对肾脏和眼底的损害。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对于高血压病程先于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心脏受累情况,必须定期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控制在80mmHg时,对减少心脑肾的损害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要比控制在90mmHg时好一倍。因此,糖尿病的病人血压还是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最好。专家建议收缩压宜控制在120mmHg,舒张压控制在80mmHg或以下。6糖尿病怎么吃水果比较适合
水果色、香、味俱佳,口感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是一种良好的食品。普遍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有选择地适当吃些水果,但要注意不能吃的太多,食用量也应计算热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同的水果所含糖、脂肪不同,所产生的热量不同。少食25克大米或面粉可换150克苹果、鸭梨、橘子、桃,80克鲜枣,100克山楂、柿子,300克西瓜等。一般水果含葡萄糖类比较高,约6%―20%,吃进后对血糖影响大,故进食水果前,要了解自身病情控制情况,还要了解水果的含葡萄糖量多少。在血糖较高时,一般不宜进食水果或可少量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在血糖控制较好的时候,每天可适量吃水果,但要计算热量酌减主食,桂元、干枣中含糖量高,干核桃内含脂肪量多均不宜食用。另外,以水果代替主食、代替蔬菜是不可取的,因单纯进食水果,人体获得的营养不均衡,尤其是蛋白质摄人不足。关于吃水果的时间和方法,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作为加餐,在午睡后或晚睡前食用,因中、晚餐之间,晚餐与第二日早餐之间相距时间长,少量加餐可以使碳水化合物较均衡摄人,减轻胰岛负担,有利血糖控制,避免餐后高血压。另一种观点是主张餐前进食,这样自然地减少主食量,避免进食过多,还可以预防餐前低血糖,这种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吃水果有利也有弊,关健是要知道病情控制情况,进食水果后血糖情况,如果有条件可作监测,知道自己能不能吃,可吃多少。7糖尿病能长寿吗病人常问:“我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这是一个很难回答而又必需回答病人的问题。《实用糖尿病学》记载了两个病历,一女活到92岁,一男活到99岁;《人生百岁不是梦》记载有的糖尿病人活到100岁、101岁。美国1300万糖尿病人中有30%活到80岁以上。这些实例都说明糖尿病人同样能够长寿。
  糖尿病人要长寿需掌握同疾病做斗争的方法:
  一是心情愉快。强烈的精神刺激就是致病因素之一,心情愉快就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药物中最好的就是愉快和欢笑。”心情不好可导致内分泌失调,由于内分泌失调而产生的激素均可使血糖升高。有时一次谈心,便可使病人波动的血糖稳定下来。
  二是控制饮食。有的病人听信游医说“糖尿病可以不限制饮食,爱吃多少就吃多少,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让游医治疗。结果花了2000多元,血糖升高了一倍。想去告他骗人时,游医早已不知去向。不控制饮食而导致病情加重的实例太多了。
  三是适当运动。运动可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脂类代谢,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增强体质,且有利于控制血糖。
  四是药物治疗。中药、西药或中西医综合治疗,视病情而定。目前能达到的理想水平是临床缓解或叫临床治愈,即达到血糖正常、尿糖阴性、血脂正常,症状消失,生存质量提高两级。中药在防治糖尿病合并症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一般不出现低血糖等副作用。
  防治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遗憾的是,好多病人来检查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老年糖尿病早期常无症状,建议中老年朋友体检时查一查血糖、尿糖,以便及时发现,抓紧治疗,争取健康长寿。8什么是糖尿病肾病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测定尿蛋白为微量,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9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概况病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其发病机理包括:1高蛋白饮食加剧糖尿病肾病的恶化:糖尿病病人由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以高蛋白纤维食物供给为主,顾此失彼,致使蛋白分解产物及磷的负荷过度和积聚,进而加剧了DN的病理损害。2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原因,合并高血压者为数不少,这些病人中几乎都可见到尿微量蛋白,表明肾损害普遍。3高血糖:长期与过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10糖尿病并发肾病过程明显的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有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高血压。它是糖尿病病人发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国外许多国家中,糖尿病肾病是晚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原因。在病程超过15年的1型糖尿病人中,30%~40%会发生肾病。在2型糖尿病人中,有25%发生肾病。在美国,5%~10%的糖尿病病人为1型糖尿病人,其余90%~95%为2型糖尿病人。所以,大部分需要长期做血液透析的病人(约60%)是2型糖尿病病人。不管患哪型糖尿病,糖尿病人的肾脏病变都要经过“五步曲”,即分五期。每期表现如下:
第一期
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B超发现肾脏体积增大25%。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活检未见异常,血压不高,见于糖尿病的发病初期。这些反应在经严格控制血糖和接受胰岛素治疗几周到几个月以后可以恢复正常。
第二期
表现为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无增高,但运动后尿白蛋白增加。如行踏车运动使心率达同龄人最大心率的75%,持续20分钟1小时尿白蛋白排泄超过2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病人如果持续滤过过多就意味着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状态。此期也可逆转,血压不高,肾活检见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区基质增加。
第三期
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由运动后白蛋白尿转化为持续性的尿白蛋白升高,达20~20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维持相对正常。在后期,血压可能轻度升高。假如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90%以上的病人会发展成明显的糖尿病肾病。
第四期
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也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即尿常规可检测出尿蛋白,尿蛋白定量大于0.5克/24小时,相当于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微克/分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伴高血压。如果不很好地控制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会以平均每月每分钟下降约1~1.22毫升的速度不断恶化,使病人会在5-8年内发展为末期肾功能衰竭。肾活检提示肾小球硬化。此期即使经严格治疗也不可逆转。
 第五期
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压明显增高,尿蛋白并不象其它原因所致肾脏疾病那样到了肾功能衰竭晚期会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达10毫升/分钟以下,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水肿及高血压进一步加重,出现低蛋白血症。此期多同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

1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其他慢性并发症一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包括血糖控制不佳、生化改变、遗传因素、摄入过量的蛋白质、高血压、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过多、脂肪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结构异常及吸烟等。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至今尚无有效的措施阻止其发生与发展。老年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糖尿病致死原因之一,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加,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早期合理治疗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及控制其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12糖尿病病人自我评价肾损害程度胰岛素发明之后,糖尿病的各种急性并发症不再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病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渐渐成为了威胁患者健康的主要病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0%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也有5%~10%死于肾功能衰竭。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将可引起对肾脏的损害,患者最终因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尿毒症,而死于肾功能衰竭。
评价自己肾脏损害的程度
早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阴性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25μg/min)
早期治疗可以逆转
中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阳性
血肌酐Cr、尿素氮BUN正常
(即肾功能正常)
晚期肾病:
尿常规蛋白阳性
血肌酐Cr、尿素氮BUN明显升高(即肾功能受损)
终末期肾病:
全身水肿,高血压和尿毒症
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旦临床表现明确了,糖尿病肾病就已经难以根治了,所以糖尿病的第一个治疗措施就是控制好血糖。其次控制好血压,糖尿病肾病时控制血压非常重要。血压控制不好能反过来明显使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如果在肾病早期控制血压有可能将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延缓10~20年以上。
13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岁末年初,婚娶喜事,亲友团聚,少不了推杯换盏,欢宴聚餐,这些使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增加了难度。有人认为多吃不要紧,再多吃点降糖药物就行,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磺脲类降糖药物是靠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降血糖,大量应用会使已有病变的胰腺负担加重,病情恶化。而且,降糖药物用多了还会增加副作用,所以如何调剂饮食更为重要。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摆满美味佳肴的宴会桌前心理上常有一种压抑感。他们怎样才能像健康人一样吃得随心所欲呢?控制主食:日主食量按活动和劳动量分如下4种。(1)休息病人每日200~250克;(2)轻体力劳动者每日200~300克;(3)中等体力劳动者每日250~350克;(4)重体力劳动者每日400克以上。如何解决饥饿感,可以补充下列食品:蔬菜类:冬瓜、南瓜、西红柿、白菜、菠菜、油菜、洋白菜、韭菜、青椒、豆芽菜、黄瓜、莴笋、茄子、菜花等;其他:海藻类、蘑菇类。如吃含淀粉比较多的蔬菜如土豆、芋头、地瓜、藕、胡萝卜、洋葱、蒜苗、豌豆、蚕豆等,则应适当扣除等量的主食。主食与肉食、水果的互换:糖尿病患者要学会食品交换法,可以使您轻松地吃一点水果、土豆丝、凉拌粉条、西瓜等。让您在家人团聚的餐桌上,品尝一下不同的鱼肉佳肴,为节日的喜庆添一份兴致。关健是要控制食用佳肴和水果的量,根据这个量来适当扣除等量的主食,就可以放心吃了。按照以上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得随心所欲。此外,要提醒爱吃零食的糖尿病患者,只要吃零食,就应将它计算入全天食物量中,并在一天的主食中扣除吃零食的量。最后,我们还想提醒您,节日期间过度劳累,大喜大怒,通宵搓麻,也可以使原来稳定的病情变化,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在欢乐之后增添烦恼。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娱乐方面还是应该“悠着点儿”好。14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其独突的疗效,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早期,其主要病因就在于处理好补虚,活血,利水的关系,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还要配合饮食疗法,控制血压和血糖,预防感染等,从而全面控制病情,延缓、停止尿毒症期的到来,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依据中医理论作为指导,原则是固本祛邪、辨证论治,其基本思路是糖尿病肾病始终贯穿三大病理要素:气、瘀、水。而且三者交织,正邪分争,辨证诊治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气血亏损,水瘀互结。以浮肿、乏力、腰酸、头晕、耳鸣、消瘦、尿少而黄,舌质紫黯或大量瘀点,脉弱而弦,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阳性,或可有轻度的高血脂症或低蛋白血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糖尿病肾病三联症: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吴新民医师治验:积极控制原发病糖尿病,补虚与活血化瘀,利水祛湿相结合。以党参、黄芪、当归、川芎补气血,白术、茯苓、车前子即可健脾利水,又可控制原发之糖尿病,赤芍、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各剂量应其偏盛偏衰而加减变化。二:阴阳两虚,水瘀互结。以头晕、耳鸣、目眩、气短、乏力、消瘦、面色暗黑,恶寒肢冷,舌质紫黯或大片瘀斑,舌苔黄而干黑或焦黑无津或黑滑,脉细沉弱为主要临床表现,偏于阳虚者,水肿较盛,烂肿如泥,压之凹而不起。偏于阴虚者,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血压明显增高,贫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明显增高。吴新民医师治验:力求长期缓慢取效,切忌大剂利水和大剂破瘀,即使病情确需大剂攻邪以解其急,亦需中病即止,并佐以相应的扶正补益药以防止正气溃败。以附片、肉桂、温养阳气,熟地、山萸肉、当归滋阴养血,地龙、丹参、川芎活血破瘀,白术茯苓山药,既可利水消肿,又可控制原发的糖尿病,在具体应用时,亦应根据阴阳偏虚及瘀血,水肿的变化加减化载。15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关于糖尿病的预防第一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第二要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第三是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最后一条是放松一点,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
  这四个要点说起来容易,长期做到就难了。希望大家能切实做到,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糖尿病肾病的预防1 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2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3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16糖尿病肾病的预后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多数不良,这是因为其肾脏病变呈慢性进行性损害,临床症状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多在10年以上。现已肯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隐匿期”,肾小球已有病变,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唯一的改变只是尿微白蛋白增加。临床上,糖尿病肾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其肾功能将不可遏制地呈进行性下降。约25%的病人可在6年内、50%病人在10年内、75%病人在1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从出现蛋白尿到死于尿毒症的平均时间约为10年;每日尿蛋白>3.0克者多在6年内死亡。糖尿病控制不佳,高血糖、高血压和饮食高蛋白能加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恶化。另外,近年来的观察证实,吸烟也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者19%有蛋白尿,不吸烟者仅8%有蛋白尿。约5%~15%的糖尿病人发生尿毒症,但年龄在50岁以下者为40%~50%。糖尿病肾病的预后也与其肾脏病理改变性质有关,弥漫型较结节型糖尿病肾病易发展为尿毒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肾病疾病

(一)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