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矽肺

矽肺非怪病 中医有作为(页 1)

时间 : 2009-11-29 00:21:21 来源:bbs.haoyisheng.com

[摘要]

好医生论坛 好医生论坛为医疗人员搭建互联网的讨论平台。 - Discuz! Archiver

mmiaosourenx发表于2009-4-416:58

矽肺非怪病 中医有作为  日前,国内各媒体纷纷以“‘致富路’缘何通向鬼门关”、“云南返乡农民工患‘怪病’身亡向谁敲响警钟”等为题报道了一则消息,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有77名男性农民工先后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石英干粉厂务工,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有2/3以上的人患上了憋气、咳嗽的“怪病”,已有12人死亡。卫生部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了详细调查,确定这些农民工患的“怪病”原来是矽肺。而这仅仅显露了我国农民工中矽肺高发情况的“冰山一角”。早在8年前,我国华南地区的矽肺患病人数就开始激增,以至于卫生专家称已接近大规模疫情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我国每年有2.4万余人死于矽肺!

  近年来,“河南固始曾在煤窑打工的15名村民死于矽肺”、“广西马山近50%到金矿打工的农民患上矽肺”……各媒体不断报道大量农民工因患矽肺死亡、致残、丧失劳动力的消息,已引起了政府和专家们的重视。但由于这些农民工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对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就医难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在当地就地取材,应用一些简便、易行、有效的中医药干预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能治矽肺

□王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前,矽肺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农民工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

  矽结节和纤维化是矽肺患者肺部的基本病变,胸闷、胸痛、咳嗽、气短是患者的主要症状,中医古籍称为“石匠痨病”、“金石肺”等。

  而矽肺的“阴险狠毒”之处在于:有的人在接触粉尘期间未出现矽肺,但若干年后却出现了矽肺即晚发性矽肺;矽肺患者即使脱离了粉尘环境,病情还会继续发展。中、晚期矽肺患者会并发肺结核、自发性气胸、肺心病等,其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在秋、冬季极易发生肺、支气管感染,使矽肺病变恶化、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目前,治疗矽肺的西药主要是克矽平、汉防己甲素等,但疗效有限;洗肺可治疗早期矽肺,但费用昂贵。中医药方法简便、相对价廉,又有缓解病情的效果,适用于矽肺患者长期治疗应用。

  矽肺患者常见以下6种中医证型:

  痰瘀互结患者合并有肺心病时常见此证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咳嗽、咯痰、舌质稍紫,脉结代或弦滑,药用川贝、浙贝、桔梗、橘红、当归、郁金、白芥子、莱菔子、瓜蒌皮,瘀重加桃仁、红花、丹参,水煎,加入鲜竹沥汁服用。

  肺阴虚患者合并有肺结核时常见此证型,表现为干咳无痰、咽喉干燥、形体消瘦。阴虚火旺者痰中带血丝、手足心热、盗汗、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肺,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中成药用二冬膏或养阴清肺糖浆。

  肺热咳喘此证型见于合并肺部感染者,表现为咳喘、咯黄痰或脓血痰、胸痛、发热、舌尖红、苔黄腻、脉数,治宜清肺化痰、止咳定喘,可用中成药矽肺宁片、消咳喘糖浆。

  肺寒咳嗽此证型见于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表现为咳嗽、形寒肢冷、咳喘胸闷、舌苔白滑,治宜温肺止咳、化痰平喘,可用通宣理肺片或寒喘丸。

  肺肾气虚此证型患者合并有肺功能衰竭,表现为咳嗽、咯痰、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腰膝酸软、脉沉弱,治宜补益肺肾,方用人参蛤蚧散加减,或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八珍益肺片。

  肺脾两虚患者合并有消化功能减退,表现为痰多清稀、食后胃脘满闷、腹胀便溏、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濡细,治宜补脾益肺,方用真武汤加减,或用中成药人参补肺丸、参苓白术丸。

  矽肺患者应用以上中药,要由中医师开处方及指导应用。

guo241102发表于2009-4-417:21

Re:矽肺非怪病 中医有作为中医药方法简便、相对价廉,又有缓解病情的效果,适用于矽肺患者长期治疗应用。

页:[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矽肺非怪病 中医...”相似的文章

更多>>

矽肺疾病

矽肺患者血,尿常规 检查多在正常范围,晚期矽肺血沉可增快,血矽,尿矽测定波动范围较大,矽肺患者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以α球蛋白和γ球蛋白增高为多见。 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作为诊断治疗尘...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