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特发性脊柱侧凸

我国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成绩显著

时间 : 2009-11-28 16:59:41 来源:www.178yy.com

[摘要]

我国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成绩显著

我国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成绩显著  
  本报北京讯记者应庆报道日前,由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教授主持
的“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课题研究,获得了2004年北京市科
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推出的特发性脊柱侧凸中国分型协和分型系统(PUMC),
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全面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系统。
  该研究是一项涉及基础,但又着重于临床的综合研究。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自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该系列研究。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该研究取得了
显著的成绩。
  在基础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椎间盘、
椎旁肌内IX型胶原、Bcl-2蛋白、iNOS的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该病发病有关;
发现不对称应力可增加凹侧X型胶原表达,并加重畸形。
  在临床研究方面,研究人员建立了目前国内外最大的脊柱侧凸数据库(3000
余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适合国人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协和分型系
统:它包含三大类、13个亚型及相应的临床细则。研究人员通过对370例特发性脊
柱侧凸患者进行前瞻性应用研究证实:用该系统指导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外科治疗,
患者的术后矫正率为67%,失代偿率仅为0.2%(传统方法各为49.6%和4%);与国
际通用的King分型相比,在该系统指导下可减少脊柱融合1~2个节段,优势明显。
  研究人员还在国内首先用矫形支具,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脊柱侧凸1500例,
总有效率达88%;在国内率先开展特发性脊柱侧凸三维手术矫形治疗,累计治疗
800余例,其前后路手术矫正率分别为64.7%和52.8%;在国内首先采用前后路一
期手术,治疗严重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80余例,其平均矫正率达42%;研究人员
还利用其开发的脊椎骨皮下系统(Zebris),对362例患者手术前后脊柱三维形
态及运动轨迹进行了无创评价,并利用引进的Fulcrum像(支点弯曲)来评估脊
柱侧凸的柔韧性,从而准确地预测了矫形效果。
  在矫形器械的研发方面,研究人员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脊柱内
固定系统(GSS)。该系统操作简单,治疗效果与进口产品相同,但降低了治疗
费用。目前,GSS系统已获得国家专利和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生产许可证。
  据邱贵兴主任介绍,目前,协和分型系统已在我国港、澳地区及西班牙的20
余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使大量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术后即刻
矫正率指标和随访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述研究成果使我国在特发性脊柱侧
凸的病因研究、临床分型、临床治疗、器械研发和临床应用方面,登上了一个新
的台阶。





::相关评论::::相关文章::没有相关文章::推荐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我国特发性脊柱侧...”相似的文章

更多>>

特发性脊柱侧凸疾病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 ,肌酐,尿素 氮,血糖 等,X线检查是脊柱侧凸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一般能区别侧凸的分类,分型,凸度,脊柱旋转度,可代偿程度及柔软性,常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片,仰卧位的正位...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