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鞘瘤【神经外科讨论版】概述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此瘤为常见的
颅内肿瘤之一。本瘤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最年幼者为8岁,最高年龄可在70岁以上。发生于小儿的单发性听神经鞘瘤非常罕见。
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段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本瘤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但由于肿瘤与重要的脑干毗邻,手术切除时对神经外科医师或耳科医师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由于术中显微镜的应用及神经放射学的进展,如CT及MRI可作到早期或肿瘤定性的诊断,使肿瘤得以安全切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表现
听神经鞘瘤的病期很长,症状的存在时间可数月至十余年不等。
本病的首发症状几乎都是听神经本身的症状,包括
头昏、眩晕、单侧
耳鸣及耳聋。耳鸣为高音调,似蝉鸣或汽笛声,并为连续性,常伴
听力减退。
临床神经学检查最常见的病征是耳聋,其他常见的病征有
眼球震颤、眼角膜反射消失、小脑机能失调与脸部肌肉无力。
摘自: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诊断
关键在早期诊断。凡中年前后出现听力障碍的病人,如无其他原因如外伤、中耳炎等,均应想到是听神经鞘瘤。早期诊断管内型的微瘤可使肿瘤切除的可能性及保留面神经得以提高。
治疗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由于早期诊断及显微手术的进步,听神经瘤的手术效果明显改善,手术目的是全切除肿瘤,由于听神经鞘瘤与脑干毗邻,手术较为复杂。
并发症
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常见的并发症是面神经损伤,切除大肿瘤时可能伤及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或脑干等,出现暂时或永久周围性面瘫、神经性角膜炎及吞咽困难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