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5:00:17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魏淑华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头外伤;癫痫;护理
头外伤后造成脑挫裂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缺血、缺氧等,因此使大脑皮层神经元大量异常放电易诱发癫痫发作。由于抽搐时可使血压升高,颅内压骤然升高,造成脑疝而死亡。因此合并癫痫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癫痫的患者,良好的护理为患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8~55岁,平均31.5岁,发作类型以局限性运动性发作为主共28例,大发作3例,癫痫持续状态4例,精神运动性发作5例。早起发作,外伤后3周内13例,迟发性外伤后4~7周27例。40例均经头颅CT、MRI或腰椎穿刺证实。发病前均无癫痫病史和癫痫家族史。
1.2结果:全组40例,死亡2例,占5%。1例是入院3h后癫痫再发作未能缓解而死亡。死因分析:患者因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3年余,由于癫痫发作时全身乏氧,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加重而致大面积心肌梗死,死亡。另1例出院后2个月,因癫痫发作时患者从楼梯滚落,引起脑出血、脑疝,未经抢救治疗而死亡。其余38例经临床治疗出院后,遵医嘱科学合理的口服用药,均有显著的疗效。
2.1抗癫痫护理
2.1.1重视密切观察外伤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和先兆症状:凡病变累计皮层,多脑叶受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大灶性脑出血及脑室出血易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以上患者要注意观察癫痫的先兆症状,如头昏、头痛或疼痛加剧、惊恐、幻觉、局部肢体感觉障碍、抽动、烦躁不安等,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引起重视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加强脱水,必要时给抗癫痫药,可控制癫痫的发作。先兆症状距发作时间可几秒钟至数小时不等。
2.1.2有效的控制癫痫,预防并发症:对癫痫大发作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腰带,取下假牙,用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间,防止咬伤舌和颊部。肢体抽搐时保护好大关节,以防止脱臼和骨折,使用约束带适当保护,切不可强行按压肢体。注意冬季保暖,天气炎热时防止中暑。当抽搐停止时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以防再发。癫痫持续状态是头外伤后发生癫痫最严重的并发症,其本身可致永久性脑损害,因此外伤后颅内已有病变,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脑部损害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而死亡,应做紧急处理,迅速控制发作,遵医嘱给抗癫痫药,同时加强呼吸、血压、心电等监测。放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给氧、注意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辅助人工呼吸。
2.1.3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应注意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其临床表现多是一侧肢体或全身抽搐,继之可出现急性脑血管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对此类患者在抗癫痫的同时,待抽搐停止后仍需进一步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情况,特别是对无癫痫病史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注意需为患者做CT或MRI等检查,以免延误重要的病情。
2.1.4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防止突然停药复发。熟知早期发作和迟发性发作服药方法的不同及抗癫痫药物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向患者讲解服药的目的及意义,做好心理疏导,消除服药的顾虑及恐惧心理。抗癫痫药物一旦服用,必须长期规则,不可擅自停药、减药、换药等。如需减药、停药、换药时,必须经医生诊治后方可进行。服药期间观察其不良反应。服苯妥英钠注意有无眩晕、震颤、共济失调、复视等;服卡马西平可出现头晕、复视、嗜睡,遇到剥脱性皮炎需停药;服丙戊酸钠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2.2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医院感染
2.2.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发生窒息,注意肺部的体症。
2.2.2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保持床褥平整,预防压疮。
2.2.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如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保持尿管通畅,每天行尿道口护理2~3次,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