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6?专题笔谈?(总326)(中国床医生&;2005年弟33卷弟6期..-'...●1."…..一?._..._,?.'…._'…●....¨..●''..-'.●".1.一.'._.….._一一一一一一一常见
真菌性皮肤病头癣的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头癣的类型及临床特点……………………………………?脓癣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小儿
体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小儿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头癣的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马琳.燕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45)头癣是儿童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近年来头癣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都有所增加.亲人性的断发毛癣菌和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为主要的致病菌.日常接触物的污染和接触动物尤其是大量饲养猫狗等宠物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治疗头癣的标准疗法为口服灰黄霉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也是非常有效的.具体治疗仍以综合疗法为宜.1头癣的流行病学1.1发病率1,1.1国外在美国,等人于1984―1993年在加利福尼亚发现总体发病率比以往增加了84.2%.增加最显着的是非洲裔的美国儿童(209.7%).英国的伦敦,布里斯托尔,伯明翰在最近几年发现头癣的阳性率要比之前的基线率要高20倍….说明儿童对头癣普遍易感,其总体发病率即使在发达国家的白人儿童中也呈现上升趋势.在非洲,尽管也在监督下使用灰黄霉素疗法,但因其监督的不得力及治疗的不规范,头癣的发病率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1.1.2中国解放后国家对头癣进行了大力防治,关于头癣发病率的报道大为下降,某些地方基本消灭.50―70年代,江西报道头癣发病率从4%降到0.0009%,湖北仙桃市1979年普查中所有患者基本治愈.进人90年代以来,我国头癣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988―1998年湖北仙桃市824例拟诊为皮肤癣菌病经真菌检查头癣占22.7%,说明头癣又有散发的小流行.北京儿童医院1993―1994年头癣病例为93例,占皮肤病的0.16%,占儿童真菌病的30.7%.2003―2004年的头癣病例为495例,占同期皮肤病人的0.29%,占儿童真菌病人的47.6%.1.2病原茵的地域分布和菌种变迁在北美,北欧0以亲人性真菌为主,而南美,欧洲东部和南部则以亲动物性的真菌为主.表明如果亲人性的致病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极有可能重新形成世界范围(尤其是城市)的流行病,而随着饲养宠物的热潮,亲动物性的致病菌导致的头癣也随之升温.中国的病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其次为许兰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且因地域辽阔,环境,气候和卫生条件差异很大,头癣的病原菌也存在差异.50年代秦启贤等报道,上海,湖北头癣病原菌以许兰毛癣菌占首位,而北京,西安,广州地区的头癣以铁锈色小孢子菌占首位,许兰毛癣菌占第三位.90年代至2年,哈尔滨,吉林,大连,天津,石家庄,济南,武汉,成都,重庆,贵阳都报道头癣以犬小孢子菌为主,在北京,北京儿童医院1993年3月至2年11月的临床诊断的508例头癣患者,直接镜检阳性423(83.3%)例,培养阳性357(7.3%)例.分离出犬小孢子菌263(73.7%)株,须癣毛癣菌72(20.1%)株,红色毛癣菌8(2.2%)株,石膏样小孢子菌7(2.0%)株,紫色毛癣菌6(1.7%)株,铁锈色小孢子菌1(0.3%)株.结果示在北京地区主要致病菌为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未发现黄癣菌.究其原因可能与8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豢养宠物的家庭增多有关:本资料中有明确猫狗等动物接触史者占58.5%,尽管农村患儿仍占多数,但城市和城镇患儿已达到总病例数的1/3.比夕卜,是否还有环境,气候和宿主抵抗力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1.3传染源和传染途径①亲人性皮肤癣菌的传染源为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在城市人群中,拥挤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多和社会经济条件差是引起的头癣增多的原因.使用污染的理发工具,发刷,梳子和共用帽子都是常见的传染途径.与头癣患儿共同居住的青少年或成人,往往是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有头癣感染者,与这些人同睡或共用梳子可能对头癣的传播及再感染已治疗的病人具有重要作用.②亲动物性皮肤癣菌:传染源为带菌的动物.传染途径是直接(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摹33卷摹6期(总327)7'<>…'●_.-.?●_.一.'…'¨¨¨1一..-'…-¨.-'--¨'?……-'_-?_--'¨¨…¨¨.-…一……''?-.-¨?接触猫狗等家庭宠物和偶尔地接触野生动物.2头癣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2.1临床表现2.1.1黄癣俗称"秃疮","瘌痢头",开始在毛根部见皮肤发红,然后出现一个与毛孔一致的小
脓疱,脓疱干涸后形成黄痂,此即黄癣痂,可覆盖整个头皮,黄癣痂之下为鲜红糜烂面或浅溃疡.病发常干枯发黄,弯曲,但并不折断.当毛囊受到破坏,形成萎缩性瘢痕时,则遗留永久性秃发.因黄癣痂较厚处易发生细菌
继发感染,故病损局部常带有特殊臭味,自觉剧痒.2.1.2
黑癣开始时仅在头皮上可见炎症很轻的鳞屙眭斑片,常因散在分布而被忽略.鳞屑性斑片上的病发无明显菌鞘,而是刚出头皮即折断,使鳞屑斑片上呈现黑色小点,这也正是黑(点)癣名称的由来.黑癣发展很慢,可持续至成年,由于毛囊被破坏而形成片片瘢痕.患者自觉有轻度痒感.2.1.3白癣病初在头皮出现限局性鳞屙眭斑片,然后逐渐扩大,并相继在其周围出现卫星样分布的同样性质的小斑片,此皮损常被形象地称为"母子斑".病发灰暗无光,发根部可见一白色菌鞘,病发常在长出头皮0.5左右折断.母子斑,白色菌鞘和高位断发三点形成白癣的临床特点.由亲人性的小孢子菌感染时,炎症反应一般很轻,病人自觉稍有痒感.而由亲动物的小孢子菌感染时,常可致明显的炎症反应而并发脓癣,病人自觉疼痛.一般青春期后可自愈,不遗留瘢痕,但继发脓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性秃发.2.1.4脓癣是由亲动物或亲土壤的真菌引起的较重反应,实际上是白癣或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