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

时间 : 2009-11-28 13:32:15 来源:blog.sina.com.cn

[摘要]

突发性耳聋_东旋dongxuan_新浪博客,东旋dongxuan,博友桓傅故里在春节期间患了疾病,住进了医院,因为突发性耳聋而没有渡过一个欢乐的春节、很不乐呼。突发性耳聋(也称为暴聋、突聋)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一般是指发


博友桓傅故里在春节期间患了疾病,住进了医院,因为突发性耳聋而没有渡过一个欢乐的春节、很不乐呼。突发性耳聋(也称为暴聋、突聋)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一般是指发病比较突然,在几个小时之内,患病的耳朵听力几乎完全丧失,另外,病人还会感觉耳部麻木、发堵、耳鸣,有的病人还会有眩晕以及恶心、呕吐等。其发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患者出现突然的听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听力,可以是一侧也可以是双侧。

1、听神经炎:一位年轻的女士,曾经在一周前患了感冒,症状不是很严重,也没有发热等,因此没有引起注意,只是自行服用了感冒药物。就诊的前两天,她突然感到耳朵里就像塞进了棉花,听力明显下降,到医院里检查,医生发现她患了听神经炎。在我们人的耳蜗的面积非常小,只有约1厘米。脆弱的耳神经很容易受到感冒细菌和病毒的影响而发炎和出现肿胀。多数病人在病发前曾患感冒,致病菌可经接连鼻腔的通道进入内耳,造成内耳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突发性耳聋。

2、连续熬夜:一位大三的学生,平时熬夜上网,临近期末,为了应付考试只得开夜车复习功课。连续一周他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的觉,一天早上,他突然感到自己的耳朵聋了。到医院检查,他患了突发性耳聋。长期的睡眠不足,血管处于紧张状态,使内耳血供不足,极易发生耳鸣和突发性耳聋。这种突发性耳聋在大、中学生,尤其是在毕业班学生中发生较多。

3、疲于应酬致耳聋:一位中年男士经理,本来血脂就高,最近春节前后应酬很多,两周来他天天忙到深夜。昨天在推杯换盏之间,他突然发觉耳朵听不见人说话的声音了。经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可堵塞供应听觉神经及耳朵营养的血管(内听动脉),使耳组织失去养分而衰退。所以平时血压高、血脂高的人突发性耳聋的几率较大,许多白领由于年底应酬多,生活无规律,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很容易导致内耳血管痉挛,突发耳聋。

突发性耳聋怎么预防?

1、感冒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2、即便年底应酬多,也要尽量按时休息,紧张工作之余应适当放松,不过量进食、特别要注意不吸烟、少饮酒。

3、一旦突然发生耳聋,要立即找耳科医生进行检查和听力测试。由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黄金期为发病14天以内,所以,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否则恢复就会很慢和不理想。

4、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5、应积极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目前病因还是不很清楚。但根据许多实验研究,以内耳供血不足可能性最大,供应内耳的血管较长且很细,许多原因可影响这根血管的供血;如心脏病、低血压可使血管压力不足;高血压早期影响小,但时间长了可使血管弹性减小;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血管变狭小。大量长期抽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等,可使内耳供血的血管暂时性痉挛,而中断供血。另外,体质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常会在血管内形成小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随血流到达内耳血管而堵塞血管。

内耳缺血后,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会变性,甚至坏死;传送信号的听神经也会暂时失去功能,从而引起突发的听力下降。如果治疗及时,则毛细胞和听神经的改变可恢复正常,听力也随之恢复;如果两周以内得不到有效治疗,那么毛细胞将大量死亡,听神经的改变也难以恢复,此时,再治疗就十分困难了。

治疗以扩张血管为主,可用丹参液扩张血管,用ATP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营养神经,高压氧仓治疗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另外,还可以用针灸辅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怀疑有血管堵塞的病人,可用蝮蛇抗栓酶、精纯抗栓酶、降纤酶治疗,其中以降纤酶效果最好。上述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经两个疗程治疗后,一般90%以上的患者听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突发性耳聋”相似的文章

更多>>

突发性耳聋疾病

(一)详细询问病史,病毒感染所致突聋病人可清楚地提供流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副鼻窦炎等,或与病毒感染者接触的病史,这些可发生在听力损失前几周,血管病变致突聋者可提供心脏病或高血压 史,也可有糖尿...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