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突发性聋

数据显示: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年人易发――中新网

时间 : 2009-11-28 19:17:35 来源:www.chinanews.com.cn

[摘要]

中新网新闻中心是中新网最重要的频道之一,24小时滚动报道国内、国际及社会新闻。每日编发新闻数以万计。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又称为暴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往往会觉得耳朵像蒙了一层纸,感觉声音很遥远,这类患者可以明确说出具体何时何地出现了耳聋症状。一般情况下,突发性耳聋患者经过电测听力检查,得出的结论是感音神经性聋,听力下降以高频为主,有时则是一侧听力全部丧失。

  耳朵“罢工”,中年人群易发

  数据显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一万人中约有10.7人发病,占了耳鼻喉科初诊病例的2%。根据临床显示,性别、左右耳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差异,不过该病发病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患者年龄超过40岁的占所有患者人群约四分之三。

  突发性耳聋来势十分凶猛,患者听力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损失,也有的在晨起时突然觉得耳聋。有的患者则是症状逐渐加重,数日后症状才稳定下来。大多突发性耳聋患者是单侧发病,双侧皆发病的仅占4%左右。从耳聋位置来看,可能是耳蜗聋,也可能是蜗后聋。一般来说,患者在发病前会有以下症状:耳鸣,约70%的患者在耳聋前后伴有耳鸣,多为嗡嗡声,可持续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眩晕,约一半的耳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其中10%为重度耳聋,恶心、呕吐等症状可持续4至7天,轻度眩晕的感觉可存在6周以上;耳堵塞感,这种感觉大多先于耳聋出现;眼球震颤,如患者有眩晕感,还会存在自发性的眼球震颤。

  治疗突聋,尽早尽快为宜

  多数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明,因此没有一种方法是特效的,只有综合治疗,才能起到确切疗效。目前医疗界已达成共识:突发性耳聋应作为急症处理,患者超过两个月,其听力会随着毛细胞的死亡而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且往往会留下难以治愈的耳鸣。为此,治疗突聋关键在于尽早,患者在发病一个月内治疗的效果最佳。一般来说,治疗突发性耳聋,应该在正规方案下坚持20天左右,患者必须联合静脉用药,仅靠口服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部分患者因工作繁忙,一边门诊口服药物,一边坚持上班,这样的做法完全不可取。我们建议,患者应保持充分的休息、调整情绪,暂时脱离工作。

  临床上,也有少数病例虽然经过正规治疗,仍没有明显疗效。有的患者听力一下子全部损失,同时伴有眩晕等,针对这类情况,应进行中内耳的CT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可能;同时根据听力的损伤程度选择适当的助听康复手段。

  预防耳聋,避免过度劳累

  造成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包括:感冒发烧,情绪异常波动,突发高血压或低血压等。为此,预防突发性耳聋也应有的放矢。对于普通人群来说,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各类耳外伤和感染;慎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氨基甙类药物,避免因抗生素滥用引起副作用;如果患有听神经瘤、梅毒等疾病,须及时加以治疗,防止疾病加重影响听力;对于高发的中年人群,平日则要稳定情绪,预防感冒,勿疲劳过度诱发疾病。如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一侧耳聋没有痊愈,还应格外重视保护对侧耳的听力。具体的保护方法大致有:在家安心静养,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饮食定量、起居有规律;预防中耳炎等。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频道【编辑:王赛特】相关新闻・老年人耳聋多在"不知不觉"发生专家提醒别忽视
・治疗鼻窦炎后耳聋患者状告医院索赔3万元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数据显示:突发性耳...”相似的文章

更多>>

突发性聋疾病

1.全身检查 :应针对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反应性,神经系统检查 应排除内听道和小脑桥脑角病变,椎基底和大脑血管循环障碍,如摄内听道片 和颈椎片,头颅CT扫描,眼底和脑血流图检查。 2.实验...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