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兔热病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号)--防止兔热病传入中国

时间 : 2009-11-28 11:41:06 来源:www.chinabaike.com

[摘要]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号)--防止兔热病传入中国 ,中国百科网

 法规分类>法律法规>中央法规>部委规章及文件>国务院直属机构【法规名称】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号)--防止兔热病传入中国【颁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规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号【颁布日期】2002-02-01【实施日期】2002-02-01【是否有效】有效【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批准部门】【批准日期】【失效日期】【全文】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号)--防止兔热病传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2年第8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自2001年11月1日科索沃暴发兔热病以来,截止到2002年1月17日,共发现疑似病人282例,其中59例已确诊。为防止兔热病传入我国,保护前往疫区人员的健康安全,现公告如下:  一、来自疫区的旅客,如发现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等症状的,要立即向出入境检疫检验机构申明。检验检疫人员对病人或疑似病人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  二、入境检疫检验机构对来自上述疫区的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邮包等加强检疫查验,必要时可依法实施消毒、除虫。如带有动物皮毛、肉制品时,需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卸下,必要时可对其实施卫生处理。  三、对前往上述疫区的人员,出入境检疫检验机构和旅行保健中心,可提供有关疫情信息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服务。

  二00二年二月一日

  兔热病(tularemia)又称土拉菌病或鹿蝇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及毒血症等。  病原学:土拉杆菌在自然界生存力较强,普通消毒剂可灭活,尸体中能生存133天。  传染源:主要是野兔、田鼠。  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昆虫叮咬以及消化道摄入传染。  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2~6日。大多急剧起病,突然出现寒战,继以高热,体温达39~40℃,伴剧烈心痛,乏力,肌肉疼痛和盗汗。热程可持续1~2周,甚至迁延数月。肝脾肿大、有压痛。临床表现多样化,最多见为溃疡腺型,约占75~80%,此外还有腺型、胃肠型、肺型、伤寒型、眼腺型及咽腺型等。  治疗:抗菌治疗,首选链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类药物。合并脑膜炎者可选用氯霉素。  预防:注意个人防护,在狩猎、农业劳动、野外活动及处理病畜时要特别注意防护。要避免直接接触野兔、皮毛以及食用兔肉和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谨防感染。避免蜱、蚊、虻等吸血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叮咬。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局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发票及税款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国家质检总局公告...”相似的文章

更多>>

兔热病疾病

1.血象:起病初期白细胞增多(10~12)×109/L,呈中粒性细胞增多,病程后期白细胞减少,而淋巴与单核细胞比例上升,有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2.细菌培养:将局部溃疡分泌物,肿大淋巴结,痰,胃洗液或急性期血液等...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