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华学2004:19279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神经精神痫杂忠.2002.25(6):349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6.一6曾1.龙玲.黄仲奎.等颅胁『84一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膜瘤的诊断(附63,分析)-.一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实用放日,#杂志.2002.18(10):845202.14一51.一8475:李方成,戴学元.林吉惠,等.腑膜瘤7彭慧,离,.赵振伟,等.颅内脑膜合并硬脑膜尾征的临床意义:中圈犏术僻造影栓寒治疗一.:西…,~,…~…~~,[文章编号]1002―0179(2004)02―0279―01医学杂志,1998,27(1):20―21.张蕃吕,骆拓璜.刘九保,等.颅底部脑膜瘤术前检查和栓塞的价值[].江西医药,2002,37(4):301―302.(收稿期:2003―11―28)射频电离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35例廖世川,范巧聪,寥蕾(成鄙新邯人民《院耳鼻喉科,四新都610500)[中图分类号]454.1;11739.61[文献标识码])我科自1999年8~2002年6月,采用射频电离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35例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2岁~75岁,22~40岁20例,4~60岁例,6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46岁:病程1个月~1年,病变发在外耳道外1/3处段者32例,外耳道内2/3段3例,右耳23例,左耳1例,双耳例,其中多发性(2~3个)3例,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均为乳头状瘤:1.2治疗方法术前给患者口服鲁水那0.09,部分患者术前给予肌注杜冷丁50~100,患者采用坐位或半卧位,老年患者一般采用半卧位,用1%的碘酒和75%乙醇对肿瘤周边皮肤进行局部消毒后,于肿瘤基底部注射加人2~3滴0.1%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冈~3进行局部麻醉.采用8射频电离综合治疗仪(桂林市科达新技术研究所产).射频功率选择2~4档,手控开关控制时问,一般3~8秒钟.电离功率6~8档,短切,脚柠:火制时间,治疗时间视清除病变组织而定先用电离头,对肿瘤进行治疗(肿瘤大叮先取出一部分),使肿瘤大部分气化,碳化掉,再用射频对基底部及周边组织热凝,止血,术中随时¨棉签,埘创面进行清洁,观察肿瘤病灶是否伞部清除,术后创面一股不需特殊处理2结果奉组35例经?次射频电离治疗治愈,随访6~12个月,有例术后2个月复发,绎再次射频电离治疗后治愈.有1例术后一个月因外耳道内芽生长,外耳道狭窄,经外耳道植皮重建后恢复正常,肉芽组织活检无肿瘤生长:3讨论外耳道乳头状瘤是外耳道常见病,一般认为该病蝎部慢性:刺激及病毒感染有天,而挖耳能足病毒感染的播途径,奉组病例都有爱挖耳的习惯,男性病例均有在理发占及其它公共场所掏耳的习惯,因此,笔者认为预防此病的关键是不川没有严格消毒的掏王器械射频电离是利用电磁波作用于人体[文章编号]1002―0179(2004)02―0279―01组织,产生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血管闭塞,使组织萎缩或坏死脱落.电离可使组织直接气化,碳化,达到治疗目的2.手术中治疗部位边界清楚,少有出血,可以在无出血状态下进行治疗,术野清晰边缘干净无残留.通过本组治疗我,1认为:射频电离治疗较手术及其它方法方便损伤小,疗效可靠,病人痛苦小.本组例外耳道狭窄患者是由于肿瘤基低宽,手术范围超过外耳道周径1/3,患者术后对局部反复刺激.因此我们认为:一次手术最好不要超过外耳道周径1/3,肿瘤基底部宽者可以分次进行,术后局部有分泌物,清除时不要对创面过多的刺激.4参考文献:『1]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1:388.[2]陈世强,司勇祥,梁建平,等,鼻内罕见镜下射频治疗鼻咽部局限性病变[].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1.15(8):377,(收稿日期:2004―03―01)晚期肺癌区域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袁[中图分类号]7=4.2(凉山卅第一人民爰院胸外科,旧凉山65000)[文献标识码]原发性肺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晚期肺癌和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我们采取了经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区域灌注化疗.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3年采用该方法治疗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2例,女1例,年龄55岁至76岁,平均64岁,其中18例因肿瘤过大或有较多恶性胸水不能手术,3例因合并
肺心病,严重
糖尿病而不能手术.以上病例经过纤支镜活检病理切片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区域灌注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注射造影剂寻找支气管动脉开,然后插管注入化疗药物,同时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至肺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化疗方案为阿霉素+卡铂+5一,'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为一疗程,时给升白细胞药物辅助治疗,定复查血象:病员均接受了1~5个疗程化疗期间每月行啕片或检查了解肿瘤变化情况全部病例
胸痛,
咳嗽,咳血减轻,5例胸水减少,经胸片及证实,5例病员肿瘤较化疗前缩小或阴影变淡,3例无明变化化疗造成消化通反应,
骨髓抑制均较经周瑚静脉给药轻.平均生存期3个』2讨论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肺癌,通常经周围静脉给药的全身化疗,这不疗效较筹,而且消化道反应较重,骨笳抑制严重,经常能完成化疗疗程,而经动脉区域灌化疗可以提供较静脉给药高2~6倍的药物浓度,而局部药物浓度增加一俯,其杀灭肿瘤细胞量可增加10倍以上.经实验证明,支气管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而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在毛细血管前动脉水平存在着生理吻合枝,并参与肿瘤周围的供血.因此,采用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区域灌注化疗更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不仅为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能明显减轻因化疗造成的严重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副反应3参考文献:[1]查人俊,等.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48―156.21郑如恒,等.支气管肺癌的肺动脉血供研究1.中华肿瘤杂志,1995,17(1):53―56.(收稿日期:200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