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2:51:07 来源:www.2137c.com
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解剖变异有一定关系。即末端回肠与乙状结肠均具有过长的系膜,其一端以牢固地固定在后腹膜上,这就造成了一段肠管易于旋转活动的条件,由于翻身和肠腔大量积物的重力作用,可使一肠管缠绕于另一肠管,造成互相扭结,且愈扭愈紧,不能自行复位,严重者可出现绞窄性肠梗阻。Cohn等人认为,一个肠扭转的形成必须具备二个要素:①腹腔内有自身移动的过长的结肠节段;②必须有肠节段固定点相互接近闭合作为可能发生肠扭转的主焦点。亦有人认为,长期便秘和排便习惯不良可作为乙状结肠扭转的诱因。
肠扭转后可导致肠腔压力增高,持续的肠腔内高压可损伤肠道血液循环,此可形成绞窄性肠坏死。有人报道5例本征患者,在手术中发现4例有肠段坏死,1例肠段呈棕黑色。当扭转绞窄的结肠被大量气体过度充盈膨胀时,则可出现穿孔。一旦绞窄性梗阻发生,除了体液和血浆丧失外,来自于绞窄肠袢的毒性物质,可危及生命。肠梗阻后,还可产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临床表现凡急性肠梗阻患者均应考虑有本征的可能性,X线检查可证实诊断。但需和肠套叠、机械性肠梗阻、粪便嵌塞、肿瘤等进行鉴别。
本征具有一般肠扭转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患者中下腹有阵发性剧烈绞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中期以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肠内容物。如出现绞窄时,则上述症状加剧,甚或坏死穿孔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和体液电解质紊乱的症状与体征。
诊断鉴别凡急性肠梗阻患者均应考虑有本征的可能性,X线检查可证实诊断。但需和肠套叠、机械性肠梗阻、粪便嵌塞、肿瘤等进行鉴别。
检查化验检查见腹部膨隆或有肠型,腹部压痛,以病变部位为重。叩诊和听诊有鼓音,早期可闻及高调肠鸣音和气过水声,中期以后肠鸣音减退或消失。直肠指检常发现直肠壶腹内粪便缺如。当出现绞窄或穿孔时,则可呈现腹膜刺激征。
X线检查可见乙状结肠与小肠硬位,表现为扩大膨胀的结肠襻位于右下腹或右用部,而左侧腹部则是一组积胀大这小肠影相。
并发症1.治愈:保守治疗后扭转肠袢重定或症状体征消失,肠道功能恢复。或手术重定或坏死肠段切除吻合及固定术后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扭转肠道大部分重定;但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 3.未愈:经保守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或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等。
预防保健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肠系膜长轴旋转或两段肠袢扭缠成结而造成闭袢性肠梗阻,前者常见患者中下腹有阵发性剧烈绞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中期以后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肠内容物。注意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维持营养。
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需要身体前俯和旋转的劳动,对预防肠扭转有一定意义。
治疗用药由于肠扭转有复发倾向,且易造成绞窄和坏死,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和严重的代谢紊乱而死亡。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
实验表明,抗生素可延长实验诱发绞窄性肠梗阻动物的生命,然而抗生素在人体肠梗阻中的效能未获得明确的证明。有人报告,无并发症的本征患者,在24小时内行手术治疗者,死亡率约为1%。而伴有肠坏疽的死亡率则可高达4.5%~31%。
关键字:外科脑外科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上一篇文章:头皮血肿下一篇文章:外伤后颅内积气相关文章脂肪瘤粘连性肠梗阻游走脾硬纤维瘤婴儿脐疝胰腺损伤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关闭不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点文章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