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2:46:27 来源:www.hp91.cn
外阴瘙痒可能是外阴阴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因而进行较全面的病史询问是诊断的关键。
一、病史要点
外阴瘙痒可能是外阴阴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因而进行较全面的病史询问是诊断的关键。对外阴瘙痒患者应主要询问以下几个方面。
1、瘙痒的范围、程度和性质、发病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等。瘙痒是间歇性或持续性,是偶然发病或是反复出现。轻者尚可忍耐,重者则剧痒难忍,坐卧不安,常猛烈搔抓,直至抓破皮肤,引起出血、疼痛为止。
2、伴随症状有无阴道分泌物增多。
3、有无糖尿病、贫血、尿毒症,是否妊娠期发病。
4、了解外阴清洁卫生情况,是否使用药皂、肥皂过勤,或喷洒各类除臭剂等。是否长期穿着紧密不透气的合成纤维紧身内裤。有无粪、尿失禁等长期慢性刺激等情况。
二、体检及妇科检查重点
1、全身体格检查注意体表有无皮肤病患,以排除外阴瘙痒是全身皮肤病的局部症状。
2、盆腔检查
(1)首先观察外阴清洁情况,了解瘙痒的部位
(2)了解皮肤色泽和厚度变化,有无抓痕、破损、丘疹、血痴及溃疡或赘生物。
(3)检查阴阜、大阴唇时分开阴毛,观察下面皮肤情况,并仔细查找有无阴虱或虫卵。
(4)审视肛门周围有无赘生物或寄生虫感染,有无粪瘩、尿屡。
(5)观察阴道粘膜有无充血或点状出血,阴道分泌物量、色泽、性质及气味;宫须有无糜烂、肥大、息肉、腺囊肿或溃疡。
三、重要辅助检查
1、血、尿常规,尿糖定性,粪及白带虫卵检查,血糖及糖耐量试验。
2、白带涂片或培养查病原微生物。
3、必要时做外阴活组织检查。
四、鉴别诊断
下列各种疾病均可引起外阴瘙痒。
(一)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正常人外阴皮肤、阴道赫膜可能寄生有念珠菌,但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糖尿病或使用大量抗生素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时,念珠菌可迅速增殖引起外阴阴道炎症。
1、外阴部痛痒,有时奇痒导致坐卧不安
2、自带增多,呈凝乳状或豆渣状。
3、检查可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勃膜附着白色膜状物,擦净后见粘膜充血、水肿,甚至有点状出血、糜烂。
4、外阴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见典型抱子及假菌丝即可确诊;若症状典型而阴道分泌物未找到饱子及假菌丝时,可行真菌培养法确诊。
(二)滴虫性外阴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内生长繁殖而致病,可由性交直接传播,也可由浴池、厕所坐垫间接交叉感染。
1、外阴瘙痒如虫爬感或灼热感。
2、自带增多,呈泡沫样,可有臭味;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可出现脓性自带。
3、检查见外阴阴道薪膜充血,散在的红色斑点。
4、阴道分泌物悬滴法镜下查见阴道毛滴虫可确诊。
(三)婴幼儿外l泪阴道炎(infantilevulvovaginitis)常因婴幼儿卫生不良、外阴不洁、大便污染、阴道异物或烧虫感染时引起瘙痒。
1、外阴痒痛不适,患儿手抓外阴,哭闹不安。
2、阴道有异物或生殖系统有肿瘤时,可见脓性、浆液脓性或血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外阴、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粘膜红肿。
3、皮肤可有抓痕或溃破,严重者可见小阴唇粘连。
4、分泌物检查寻找病原体,必要时做分泌物培养。
5、鼻镜或B超等检查阴道,排除阴道内异物或赘生物。
(四)阴虱病
由阴虱寄生引起,通过性接触感染或寝具间接传播
1、不洁性接触史。
2、阴毛部疹痒
3、皮肤叮咬处出现皮疹,搔抓后皮损主要为抓痕、血痴或湿疹样变。在阴毛或局部皮肤处查见灰黄色阴虱,阴毛基部可见铁锈色或淡红色点状虱卵可确诊。
(五)外阴疥疮
由疥瞒寄生引起,通过人群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身皮肤均有瘙痒,腹股沟、会阴部及股内侧处瘙痒剧烈,以夜间为甚。
2、疥蜻钻人皮肤角质层内形成隆起迂曲的疥疮隧道,呈灰白色或淡黑色。病损仅有丘疹及血痴时称干性疥疮;若有小水疱、湿疹、脓疱、痂皮及糜烂时则称湿性疥疮。继发细菌感染可呈脓疱病样,掩盖了疥疮所特有的皮损而易误诊。
3、病灶处查到疥螨或虫卵即可明确诊断。
(六)股癣
是由皮肤真菌引起的浅部真菌病。病原体以表皮真菌较多见。
1、自觉奇痒,热天病变加剧
2、病损首先出现在股上部内侧,两侧对称或一侧范围较大,逐渐向上下延伸,也可扩展至外阴、会阴、肛周及臀部初起时为小片状圆形红色斑丘疹,向周围发展,但向下、向外发展较快,向上、向内发展较慢,因而形成半环行损害。皮损边缘清楚,高出正常皮肤,还可出现小水疱、小脓疱。皮损中心区有鳞屑。慢性期则局部皮肤有苔癣样变,表现为扁平上皮增生。
3、刮取皮屑,加人20%氢氧化钾溶液将角质溶解后,镜检发现真菌菌丝即可确诊。
(七)外阴尖锐湿优
为近年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淋病。其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以6型和I1型最常见)
1、多有不洁性交史。
2、潜伏期3周至8个月(平均为3个月),早期可无症状,湿庆增大、溃破以及继发感染时出现瘙痒、烧灼感及性交后疼痛。
3、检查见肛周、大小阴唇、处女膜、阴道或宫颈等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粉红色、灰白色丘疹状、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湿润肉质赘生物,直径2-3rnrn,质软,表面粗糙角化。病变迁延日久时,散在的乳头状赘生物可融合成巨大肿块。
4、对不典型损害,醋酸白试验可见感染部位出现有光泽、均匀一致、边缘清楚的变白区;阴道镜检查可单独使用和(或)醋酸白试验相结合,镜下常见扁平厌状、菜花状及穗状改变;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中部有诊断意义的空泡细胞,并可排除恶性病变。
(八)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与皮脂溢出有关的慢性皮肤炎症,多见于头皮,亦可出现于其他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外阴病变是其表现之一。
1、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年及成年人。发病部位以头皮、乳房下、腋窝、外阴、大腿内侧、腹股沟等处多见,外阴发病者一般身体其他部位多同时发病常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而无其他不适。
2、可见皮肤轻重不等的黄红色或鲜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痴皮、病变时好时坏,低温潮湿时发作较频,常伴发念珠菌感染。
(九)外阴湿疹
是由变态反应、神经功能障碍、先天性过敏体质等所致的非感染性炎性皮肤病。
1、剧烈的外阴瘙痒。
2、外阴充血、水肿,继之皮肤出现许多针尖大小的丘疹,多形性对称分布,边界不清。丘疹感染可形成脓疱样湿疹水疙或脓疱破裂后即形成糜烂性湿疹,糜烂面上逐渐分泌浆液,干燥后形成结痴性湿疹。将要消退的湿疹出现许多白色鳞屑,形成鳞屑样湿疹。湿疹长久不愈或反复发作,引起表皮和真皮内浸润,出现皮肤肥厚、色素改变等损害。
3、对于皮肤糜烂、肥厚者病理组织检查可排除恶性肿瘤。
(十)外阴银屑病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良性非感染性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分布于全身,多在伸侧,肘膝部尤多见,外阴仅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1、外阴瘙痒、灼热或极度不适感。
2、查体见大阴唇、阴阜部及阴蒂部糜烂及湿疹样变化,表面增厚、潮红,被覆一层细小粟粒痴皮,痴皮下点状暗红色丘疹。
3、病理检查见外阴皮肤角化不全,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变薄或缺如,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延长。
(十一)外阴神经性皮炎
又称单纯性苔藓,是以外阴顽固性瘙痒及苔鲜样硬化为主的外阴皮肤病。
1、多见于老年妇女或绝经后妇女。
2、外阴顽固性瘙痒,开始为间歇性,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发作,夜间尤甚,遇热后瘙痒更为显著,患者常因此而失眠。
3、病变轻者仅累及大小阴唇、阴阜等;重者则叮波及整个外阴。出现粟粒到米粒大的圆形、多角形扁平丘疹,皮肤淡褐色,质坚实而有光泽,表面干燥,微隆起,有糠状菲薄鳞屑,久之丘疹融合、扩大,色暗褐,皮脊增高,皮纹加深、干燥肥厚似皮革样斑。
4、阴道分泌物查找滴虫、念珠菌,粪便查找烧虫等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继发性皮肤改变。组织活检镜下见表皮角化过度与轻度角化不全,颗粒层相应增厚,棘细胞层肥厚真皮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并可伴纤维细胞增生,甚至纤维化。
(十二)外阴接触性皮炎
是外阴部皮肤接触某种刺激性物质或过敏物质而发生的非感染性炎症。
1、有接触较强的酸碱类消毒剂、阴道冲洗剂以及一些染色衣物,或青霉素及其他过敏性药物等病史。
2、接触部位发痒、灼热感、疼痛,出现皮疹、水疱、水肿,甚至溃疡。
3、分泌物未查见病原微生物。
(十三)外阴扁平上皮增生
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外阴疾病,以往称之为增生性营养不良
1、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也可发生在老年期。主要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外阴瘙痒,搔抓后可暂时缓解,但触发新的痉痒反应而致瘙痒更剧的恶性循环。
2、病损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常呈对称性分布。早期皮肤颜色暗红或粉红,角化过度则呈白色。病变时间较长则皮肤增厚似皮革,色素增加,出现苔鲜样变,甚至因搔抓引起表皮抓破、辍裂、溃疡等。
3、分泌物检查排除念珠菌、滴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确诊,于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多点活检,镜下可见表皮层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之间的乳头明显,并有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的浸润。
(十四)外阴硬化性苔癣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病。
1、可发生于包括幼女在内的任何年龄的妇女,以4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表现为病损区皮肤发痒。
2、病损常位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及肛周,多呈对称性。早期皮肤红肿及多角形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则皮肤和粘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干燥皲裂,阴蒂萎缩,小阴唇缩小变薄。晚期皮肤菲薄皱缩,阴道口挛缩狭窄,仅能容指尖以致性交困难。
3、病理检查是惟一的确诊手段。镜下见病变早期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扩大充血。典型病理特征为表皮角化和毛囊角质栓塞,表皮棘层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或消失,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带。
(十五)外阴湿疹样癌
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征性的、发展缓慢的州泪恶性肿瘤。
1、多见于老年妇女。表现为长期顽固的外阴瘙痒、烧灼感。
2、病灶多位于大阴唇,也见于小阴唇和阴蒂。皮肤增厚隆起,底部发红,常呈湿疹样变。有时表面有脱屑。
3、局部组织病检可确诊。镜下见上皮内有Paget细胞浸润。细胞内含励多糖,用PAS、品红醛、勃蛋自卡红等染色均为阳性。
(十六)外阴静脉曲张
多由于妊娠或盆腔巨大肿瘤引起盆腔内压增高,外阴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也可山骼内静脉瓣膜缺损引起。
1、站立时出现外阴及下肢静脉扩张,患者感觉坠胀不适,平卧后消失外阴因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瘙痒。
2、常见于大阴唇,迁曲扩张的血管在皮下突起形成蓝紫色隆起,质软,无明显压痛。严重静脉曲张可破溃出血,引起血肿。
(十七)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属妊娠期并发症,表现为以下几点:
1、常有家族史或口服避孕药史。
2、妊娠28周左右出现轻度黄疸,全身瘙痒,外阴瘙痒是其局部表现,产后症状消失。
3、身皮肤除抓痕外无特殊病变。
4、肝功能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ALT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清甘胆酸明显增高。
(十八)单纯外阴痛痒症
为无明显病损的外阴瘙痒,可能与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或绝经前妇女。
1、瘙痒多波及整个外阴部,但也可仅发生于一侧外阴或外阴局部
2、瘙痒极其严重,多难以忍受。
3、检查外阴部皮肤和粘膜外观正常,偶可见抓痕和血痂。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