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缺乏病;ariboflavinosis概述: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riboflavin)在体内以游离核黄素黄素单核苷酸(flavinmononucleotide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adeninedinucleotide,FAD)3种形式存在于组织中。FMN和FAD均为辅酶,与各种不同酶蛋白结合生成各种黄素酶类,参与三大营养素代谢中许多复杂的过程。人类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合成少量维生素B2,但主要供应依赖食物摄入。牛奶、鸡蛋中维生素B2的含量比较丰富,绿色蔬菜中也有,但含量不高。维生素B2对热较稳定但在光的照射下易于破坏。维生素B2缺乏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受损的改变维生素B2主要由尿液排出,亦可从粪便、汗液排出健康搜索一部分。尿液维生素B2排出量随维生素B2摄入的多少而增减人体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受生理状态、劳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一组关于男性大学生维生素B2营养状况的研究报道,每天摄取0.95mg维生素B2足以防止维生素B2不足所致的皮炎出现,每天摄取1.45mg即可达营养饱和状态。苏宜香研究报道我国孕晚期妇女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为1.9mg/d。Kuizon等报道非妊娠妇女维生素B2的最小需要量为0.16~0.42mg,平均(0.35±0.09)mg/1000kcal;妊娠妇女的最小需要量为0.36~0.81mg,平均(0.58±0.08)mg/1000kcal;增加30%即达该人群97.5%RDA的上限,分别为0.46mg/1000kcal与0.75mg/1000kcal,或妊娠妇女RDA为1.75mg/d我国制订的成人核黄素供给量标准为0.5mg/1000kcal,或每天婴儿0.4mg1~12岁儿童0.6~1.3mg13~16岁少年1.5~1.8mg,成年轻劳动1.1~1.3mg中劳动1.4~1.5mg,重劳动1.6~1.7mg老年人1.0~1.2mg,孕妇与乳母1.8~2.0mg。流行病学:维生素B2缺乏症(vitamineB2deficiency)是一种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在健康搜索一些发展中国家,人群中患病率极高据报道,墨西哥居民膳食维生素B2摄取量仅为RDA的35%~64%,这种膳食摄取量不足2/3RDA的人群,极易发生维生素B2缺乏病的流行。据最近法国对26所敬老院老人营养状况的研究表明,有46%的敬老院老人患有经生化检查确定的维生素B2缺乏病。可见维生素B2缺乏症的发病率不仅与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居民食物供给等有关;而且与生活环境也有关,特别是那些生活上需要照顾的老年人和儿童。
病因:1.摄入不足由于经济条件、供应困难和偏食等原因造成富含维生素B2的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肉类、蛋类等)和新鲜蔬菜摄入不足,如每天摄入量低于0.55mg数月后即可出现症状。2.需要增加妇女怀孕和哺乳期、婴幼儿和青少年青春发育期、重体力劳动或精神紧张外科手术或创伤后恢复期对于维生素B2的需求量都明显增加,如不及时补充容易导致缺乏3.吸收利用障碍维生素B2主要在小肠上端吸收腹泻节段性回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肝硬化的病人维生素B2的吸收利用会受到影响。发病机制:由维生素B2生成健康搜索的黄素酶有40多种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某些黄素酶在生物氧化中起递氢体的作用,其在组织中的缺乏会造成多种脱氢酶活性的下降,同时黄素酶也是许多氧化酶的催化剂和辅酶,因此维生素B2缺乏可以显著影响组织细胞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导致氧化不全、能量利用率降低,以及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2与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尿中维生素B2排出量明显受氮平衡影响,组织生长旺盛时尿中维生素B2排出减少,负氮平衡时则排出量增多。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赖氨酰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影响胶原蛋白交联形成,以致细胞间胶原支持减弱可能是皮肤受损的重要原因。
实验室检查:血浆中游离核黄素、FAD和FMN都较恒定,测定无诊断价值。常以测定尿中维生素B2排出量作为诊断依据。由于收集24h尿液比较困难目前常采用尿核黄素/肌酐测定和尿排泄负荷试验两种方法。此外,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rythrocyteglutathionreductaseEGR)的活性系数(activitycoefficientAC)测定因其灵敏、准确和简便的优点已广泛用于临床。1.尿核黄素/肌酐测定收集任意尿样,用每克肌酐相对量表示尿中维生素B2的排出量。结果<27μg/g肌酐者为缺乏27~79μg/g肌酐者为不足。2.尿排泄负荷试验口服核黄素5mg后,收集4h尿液测定排出量。结果<400μg/4h尿者为缺乏,400~799μg/4h尿者为不足。3.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EGR)健康搜索的活性系数测定EGR是一个以FDA为辅基的黄素蛋白,维生素B2缺乏时活性下降,如在体外把FDA加入含EGR的红细胞溶血液中可使活性回升。回升后活性与原有活性的比值即为EGR的活性系数ACAC值>1.20者为缺乏。其它辅助检查:1.可做局部皮肤细胞学检查。2.必要时做皮肤组织活检。相关检查:>叶酸>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维生素B2
临床表现:维生素B2缺乏症的临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但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症状常有群体患病的特点,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阴囊皮炎、口角糜烂脂溢性皮炎、结膜充血及怕光、流泪等。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因为核黄素缺乏可引起某些条件下的B6缺乏两种维生素缺乏均可因影响皮肤胶原成熟过程而导致皮肤、黏膜受损。事实上,缺铁缺锌及烟酸等营养缺乏病或其他疾病亦可有同样的改变,故完全依靠临床症状来诊断维生素B2缺乏往往不可靠,有人研究了维生素B2缺乏临床症状与维生素B2生化检查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上述症状的患者中,只有约25%的人维生素B2实验生化检查异常。可见临床症状对维生素B2缺乏的诊断特异性不强维生素B2缺乏确能引起许多临床症状,但这需待维生素B2缺乏达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而轻微的维生素B2缺乏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这就决定了凭临床症状诊断维生素B2缺乏其敏感性也较差。虽然临床症状对维生素B2缺乏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差,但因其方法简便易行故在维生素B2缺乏健康搜索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到现作简要介绍。1.阴囊症状阴囊瘙痒为初发的自觉症状,夜间尤为剧烈,重者影响睡眠。阴囊皮损大致分为3种类型。(1)红斑型:表现为阴囊两侧对称分布的片状红斑,大小不等直径在2~3cm以上,红斑发亮,有黏着性灰白色鳞屑、痂皮无皱纹无浸润,略高出皮面故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病程较长者红斑呈暗红色。同样病变可见于包皮末端,即在龟头处包皮上有棕黑色而富黏着性厚痂边缘明显而整齐红斑型改变约占阴囊皮炎患者的2/3。(2)湿疹型:其症状与一般湿疹无法区别。皮损的特点为干燥、脱屑结痂并有浸润肥厚、皱纹深。重的有渗液、糜烂、裂隙或化脓。以手摸之其硬度似橡皮,边缘为弥漫性或局限性。皮损范围有的仅占阴囊的1/3,有的累及阴囊及会阴。(3)丘疹型:皮损特点为散在或密集成群的绿豆至黄豆大的红色扁平丘疹,不对称地分布于阴囊两侧,上覆盖发亮磷屑。少数表现为苔藓样皮损。2.口腔症状包括唇干裂、口角炎、舌炎等。唇早期为红肿,纵裂纹加深,后则干燥、皱裂及色素沉着,主要见于下唇有的唇内口腔黏膜有潜在性溃疡。口角有糜烂、裂隙和湿白斑,多为双侧对称,因有裂隙,张口则感疼痛,重者有出血结痂和小
脓疱也常发生。舌自觉疼痛,尤以进食酸辣、热的食物为甚。重者全舌呈紫红色或红、紫相间的地图样改变。蕈状乳头充血肥大,先在舌尖部,后波及其他部位。丝状乳头充血者少见。重者伴有
咽炎、喉炎,声嘶或吞咽困难。3.眼部症状有球结膜充血角膜周围血管形成并侵入角膜。角、结膜相连处可发生水疱。严重核黄素缺乏时,角膜下部有溃疡,眼睑边缘糜烂及角膜混浊等自觉怕光、流泪烧灼感视觉模糊并容易疲劳4.脂溢性皮炎多见于皮脂分泌旺盛处,如鼻唇沟、下颌、两眉间眼外眦及耳后,可见到脂性堆积物位于暗红色基底之上。并发症:Neela等报道一组自然流产发生率高的贫困妇女,其84%有维生素B2缺乏,15%患有
贫血及24.5%有叶酸缺乏。虽然引起自然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但营养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妇女自然流产是否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之一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诊断:维生素B2缺乏往往是伴随其他维生素B族缺乏共同存在的,根据膳食缺乏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并不困难。集体发生口腔-生殖器综合征时要特别注意本病的可能。1.诊断性治疗由于维生素B2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很难脱离实验而确诊为该病,但在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健康搜索,对疑有维生素B2缺乏的个体或群体,可试用维生素B2进行诊断性治疗,有效者可确诊。口服维生素B2剂量为15~30mg/d,阴囊皮炎症状一般可在1~2周内缓解或消失而口腔症状改善则需2~4周健康搜索2.诊断标准临床上至今尚无维生素B2缺乏病的统一诊断标准,我国仅有维生素B2缺乏流行病调查诊断标准,维生素B2缺乏病诊断标准如下。(1)体征:包括:①眦性睑缘炎;②口角红肿、口角裂、口角糜烂;③唇红肿、口唇裂、口唇糜烂;④舌紫红、舌溃疡、舌乳头肥大、舌乳头萎缩;⑤阴囊发红阴囊脱屑,阴囊糜烂,阴囊结痂;⑥溢脂性皮炎。(2)实验检查:负荷4h尿核黄素<400μg。符合下列条件即可诊断:①具有2项或更多阳性体征这些体征不全属同一个体征组时。②具有1项或更多阳性体征及化验异常时。鉴别诊断: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维生素B2(核黄素)制剂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成人口服5mg/次,3次/d一般坚持服用至症状完全消失。经治疗后,阴囊瘙痒等自觉症状3天内便可减轻或消失,阴囊炎在1~2周内大多数可痊愈。口腔症状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2~4周,如与烟酸或复合维生素B合用则效果更好个别不能口服用药健康搜索的病例,可改肌内注射,5~10mg/d。阴囊炎局部治疗亦很重要。局部干燥者,可涂抹保护性软膏;有渗液、流黄水者,可用1%硼酸液湿敷。对久治不愈的阴囊炎应考虑是否合并真菌感染。
预后:诊断准确、治疗及时,预后好预防:平时注意选择含维生素B2丰富的食物,使膳食的摄入量达到参考摄入的标准进行营养科普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是有效健康搜索的预防措施对易缺乏的特殊人群应给予强化食品进行预防。更多..相关资讯文库维生素B2缺乏症的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