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2:09:23 来源:www.100test.com
2009年执业医师疾病大全小儿维生素c缺乏症_儿科疾病库报名指南查分复习资料考试经验考试题下载真题参考模拟题目
小儿维生素c缺乏症_儿科疾病库文章作者100test发表时间2009:06:2122:36:05来源100Test.Com百考试题网
维生素c(vit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scurvy),故又称之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是一己糖酸内脂,其烯醇基的氢容易游离,因此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在干燥或酸性溶液中较稳定,遇热、光照、受潮、存在金属离子如fe2、cu2或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分解失去活性。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及有叶蔬菜中,带酸味的水果如桔、柠檬、山植及酸枣中含量尤为丰富。维生素c极易被肠吸收,经尿排出。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起还原剂作用及参予重要的轻化反应。当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引起伤口愈合缓慢、骨骼脆弱易折断、牙齿松动及毛细血管易破裂而出血。此外,维生素c可使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和增殖.也可使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食物铁的吸收和铁蛋白的利用.维持血清补体活性.转化胆固醇为胆酸以及重金属解毒等。缺乏维生素c约需3~4个月方出现坏血病症状。婴儿坏血病可见于单用牛奶、面糊喂养达半年以上的人工喂养儿。急、慢性感染、腹泻、铁缺乏症、大面积烧伤恢复期以及严重创伤均可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供给不足也可致缺乏。正常情况下,每日供给维生素c1omg,即可防止坏血病发生。因此,除特殊饮食癖、酒精中毒(小儿罕见)、灾荒或战争年代食物短缺外,本病实不多见。每日膳食中维生素c的供给量:婴儿为30mg,儿童为30~60mg。【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长骨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作参考。(一)病史有膳食维生素c摄入不足史包括主要摄食维生素c缺乏的母乳、牛奶或蒸发奶的婴儿;维生素c需要量增高的疾病史。(二)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如软弱、厌食、烦躁、苍白、生长迟缓、间断腹泻、易感染或伤口不易愈合。2.骨骼症状长骨因骨膜下出血而有明显触痛,多见于下肢胫骨骨干,可有肿胀、微热而不发红。晚期因疼痛下肢不能自然活动而呈假性瘫痪。肋骨、肋软骨交界处呈串珠状,称坏血病串珠。此征因肋骨、肋软骨分离,胸骨轻度向内下沉,致使交界处的肋骨侧可触及锐利边缘,与佝偻病串珠两侧对称、感觉圆滑有很大差别。3.出血症状常见出血部位为长骨骨膜下、皮肤及粘膜如齿龈、结膜等。重者可有血尿、呕血、便血、脑膜出血,眼眶出血可致眼球突出。4.晚期常伴贫血,一般为小细胞性,当叶酸代谢障碍时,可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三)实验室检查1.禁食后血浆维生素c>.0.6mg/dl可排除坏血病。血浆维生素c较低水平诊断意义不大,因坏血病发生前3个月血浆维生素c即可为零。2.抗凝血离心后,取含白细胞、血小板的血块黄层测定维生素c含量,如低于正常值(28~30mg/dl),可诊断维生素c缺乏。如含量为零而无临床症状,可诊断为隐性坏血病。四环素可使白细胞维生素c含量下降,应注意排除。3.维生素c耐受试验用维生素c20mg/kg加生理盐水制成4%溶液静脉注射,如4小时后尿维生素c含量>.1.5mg/dl,可排除坏血病。4.24小时尿维生素c含量<.20mg(正常值为20~40mg)可诊断维生素c缺乏。如大量补充维生素c,还待全身饱和后,过剩的维生素c才能经尿排出。5.如合并贫血则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可下降。血浆酪氨酸水平增高亦可见于本病。(四)特殊检查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在显性坏血病时呈阳性。2.x线检查改变见于软骨及骨干交界处,生长最活跃的部位最先发生改变。如肋骨的胸骨端,股骨远端,肱骨近端,胫、腓骨两端及尺、桡骨远端。膝、踝、腕部x线检查,可见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因钙化软骨蓄积而增宽呈增厚白线,白线下有一透明骨质稀疏带,称为坏血病带,此处可因骨折而分离或移位。此外,还可见骨膜下血肿阴影,治疗后可见血肿钙化影;骨骺中心密度减低,周围绕以密度较高的白线,使骨骺呈指环状;骨皮质变薄、骨质稀疏等。【鉴别诊断】(一)肢体肿痛应与感染鉴别,假性瘫痪应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出血应与其他出血性疾病鉴别。(二)与铜缺乏症鉴别由于铜和维生素%均为胶原合成所必需,因此,当两者缺乏时,可有相同的骨骼改变和x线特征,应予鉴别。【治疗】维生素c每日剂量婴儿为100~300mg,儿童为300~500mg,分4次口服。必要时可静注,1日量1次注完。4~5天后可逐渐减量至50~100mg/d直至完全康复。同时供给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或蔬菜,如桔汁、西红柿汁等。如合并贫血,可加大维生素c剂量,并视情况补充铁剂或叶酸。本病疗效突出,治疗24~48小时食欲改善、触痛减轻,数日内下肢可活动,触痛及出血消失,骨膜下血肿钙化,坏血病带逐渐被正常骨小梁充填形成致密阴影与骺线融合,一年后骨结构恢复正常。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