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维生素K缺乏病

维生素K缺乏症的表现

时间 : 2009-11-28 04:39:54 来源:www.aiours.com

[摘要]

什么是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 苜蓿和菠菜 )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

维生素K缺乏症的表现[录入者:air|浏览:143次|[时间:2008-08-2223:40:54]]

什么是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是天然和人工合成维生素K的总称。存在于食物中的称维生素K1,猪肝、黄豆和绿叶食物如(苜蓿和菠菜)中含量丰富。人体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称维生素K2,二者均为脂溶性,在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及胰腺酶参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有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均为水溶性维生素。什么是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以有出血倾向、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特征。单纯母乳喂养尤其是初乳喂养的孩子更易患此病,而新生儿滥用抗生素也是人为导致此病发生一大诱因。她提醒,孕妇应从怀孕中后期开始补充维生素K,健康足月新生儿一出生也应立即补充以积极预防此病。

维生素K缺乏症的危害:维生素K是参与人体血液凝固的一种重要物质,一旦缺乏,就会带来“流血不止”等凶险情形,维生素K严重缺乏的婴儿可因脑出血而致死或致残。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擅自用抗生素导致维生素K缺乏,如果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药,都可能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造成维生素K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婴儿凝血机制障碍,婴儿无小病,因而针对其用药必须非常慎重。维生素K缺乏患儿绝大多数为母乳喂养,体内维生素K含量偏低,因为母乳中维生素K的成分比例仅为牛奶的1/4,且初乳几乎不含维生素K,加上母乳喂养者肠道内细菌少,维K合成也少。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只有靠食物中天然产物或肠道菌群合成。成人一般可以通过食物或肠道菌群得到足量补充,而维生素K比较难以通过胎盘吸收,而此时的婴儿肠道内处于无菌状态,还不能帮助自身合成维生素K。此外,新生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K需要量较大,更加容易引发摄入不足。维生素K缺乏症的症状表现:一般发病阶段是新生儿出生前三个月内,为婴儿期较常见的疾病。初生婴儿出现脐带残端无故渗血不止或婴儿突发莫名抽搐、腹泻等现象,新生儿流血不止或腹泻、抽搐、脑水肿,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何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怎样补充维生素K?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内如果全身多部位出血,尤其是胃肠道出血或皮肤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出血点淤斑、注射部位或采血部位出血不止等,都是此病的危险信号。新生儿一定要补充维生素K。足月新生儿也须补充维生素K。目前,基本上正规医院都会在新生儿出生时就为其补充维生素K,绝大部分宝宝都能通过出生后的迅速补充而避免体内维生素K缺乏。从临床统计的情况来看,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大多数来自农村,很多直接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正常补充维生素K导致。目前,国际上使用维生素K对新生儿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常规方法是:由肌注改口服,由1次变多次,由婴儿服用扩展为母亲服用。专家建议,为了孩子的健康,孕妇应从32至36周起,服用适量的维生素K,直至分娩。临产的孕妇在分娩前1~4小时肌注或静滴维生素K,新生儿也要补充维生素K。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腹泻的婴儿,以及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儿,一定要实施常规维生素K的补充;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患儿出血,在寻找病因的同时,应该立即肌注维生素K,以防进一步导致颅内出血;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预防性给予维生素K。对接受大剂量水杨酸盐治疗、完全胃肠道外营养患儿,亦应给予维生素K补充。除了口服和肌注的方式来补充维生素K,孕妇必须均衡饮食来调节,孕妇可以通过多吃以下食物补充维生素K,如多进食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像菠菜、苜蓿、西红柿及鱼类等。

[上一篇]风油精对宝宝的危害和影响[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维生素K缺乏症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维生素K缺乏病疾病

1.维生素K缺乏最敏感的指标是在血浆中出现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DCP也就是通常所说的PIVKA(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所诱导的蛋白质),它可用适合的抗体进行测定。健康者血浆中无。 2.凝血因子Ⅱ,...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