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与免疫防治樊泰山黄新民
摘要对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初期以母猪
流鼻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经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学观察,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通过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配合药物预防、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和强化饲养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使用了英特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类毒素灭活疫苗(Porcilis?RAR-T)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
关键词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综合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trophicrhintis,AR)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流行的、接触性猪上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以鼻甲骨萎缩或消失、鼻中隔偏曲、鼻骨变形及生长迟滞为主要特征。该病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b)引起的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一种是由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ToxigenicPasteurellamultocida,T+Pm)混合Bb引起的渐进性萎缩性鼻炎(PAR)。随着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此病发病率逐渐增加,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2005年我团一个100多头基本母猪的规模化猪场发生母猪流鼻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后因圈舍清洗消毒造成各类猪发生感冒,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大面积扩散。通过近一年多的综合防治,尤其是使用了英特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类毒素灭活疫苗(Porcilis?RAR-T),取得了良好的净化效果。
1发病情况
2005年初,猪场从外地种猪场购进20多头后备母猪,9月份陆续产仔。其中1头母猪在哺乳阶段流出大量鼻血,因未见有鼻扭曲的现象,所以没有引进足够的重视。仔猪断奶后,全部转入育成舍,随即淘汰母猪。不久,同栏另1头母猪也发生流鼻血现象,仍采用淘汰母猪的措施。但是在育成舍的这2头母猪的后代,出现了喷鼻、
呼吸困难、接着出现流鼻血等症状;10月中旬对各类猪舍带猪进行了冲洗消毒,冲洗后天气突变,引进各类猪群出现发热、
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接着流鼻血、喷鼻、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现象蔓延到所有育成猪舍。
2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鼻炎,流浆液性鼻液、粘液性分泌物,打喷嚏和
吸气困难,有的表现摇头不安,鼻痒拱限位栏,前肢抓鼻、奔跑;继而症状加重,持续3周以上,鼻甲骨开始萎缩,面部变形或歪斜或歪向一侧或上翘,仍打喷嚏,流浆液性、脓性鼻液,气喘,吸气时鼻孔开张,发出鼾声,严重时开口呼吸,因用力喷嚏致鼻粘膜破坏而流鼻血,涂在限位栏杆上,地面上鼻血也多见;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条纹的泪斑,体温正常。病猪生长停滞,难以育肥,有的成为僵猪。
3病理变化
经过对鼻腔的解剖,鼻腔的软骨、骨组织软化和萎缩,主要是鼻甲骨萎缩,鼻甲骨的下卷曲变小而钝直,使鼻腔变成一个鼻道,鼻中隔弯曲。鼻粘膜常有粘脓性或干酪样分泌物。
4诊断
经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学观察,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5综合防治措施
5.1药物治疗
设专门的病猪舍,对发病猪群严格检查,将发病猪隔离进病猪舍用长效土霉素、阿奇霉素肌注和枝原净拌料进行专门的治疗。
5.2严格卫生消毒制度
将各类猪舍轮流空圈清洗消毒,并在墙壁上刷拭石灰水,最后进行熏蒸消毒。对猪舍地面用2%火碱水定期消毒。
5.3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猪舍环境卫生,育肥各阶段均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对通风性能较差的猪舍安装换气扇,在保证温暖的情况下加强通风,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
5.4注意营养的全面和平衡
因萎缩性鼻炎会消耗猪体内大量VA、VD、钙和磷,在饲料中要按正常量的1.5倍添加VA、VD和磷酸氢钙。
5.5药物预防
对假定健康猪每吨饲料混入土霉素纯粉500g和磺胺二甲嘧啶100g,饲喂5-7d左右,停药1周再间隔饲喂。对哺乳仔猪从2日龄开始,每周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次长效土霉素20mg,连续3次。
5.6接种疫苗
(1)采用某公司猪萎缩性鼻炎疫苗进行免疫。用法是产前5周和2周各肌注2mL,配种前1周加强免疫1次,仔猪7-10日龄注1mL,2周龄后注2mL进行免疫。
(2)采用英特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类毒素灭活疫苗(Porcilis?RAR-T)进行免疫。按照疫苗说明的免疫程序,对妊娠期母猪以AR―T疫苗,间隔6周免疫2次。然后在下一个预产期前3-4周再重复免疫1次。1/3页123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