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09:20:31 来源:jbk.panjk.com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突然起病, 10例(83. 3% )表现为躺下、坐起或床上翻身时突然发生的眩晕,也可以因快速低头或过度抬头(高处取物、晾晒衣物)而诱发;2例在快速转头时发生,表现为持续5~30秒的短暂眩晕发作,有明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36~63岁,平均50.8岁,其中60岁以上5例。病程3~200d,平均8周,其中病程<2周者4例,2周~6个月者7例>6个月者1例。除1例患者初诊确诊为BPPV外,其余11例曾分别被诊断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小脑病变、颈性眩晕和神经症。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突然起病,10例(83.3%)表现为躺下、坐起或床上翻身时突然发生的眩晕,也可以因快速低头或过度抬头(高处取物、晾晒衣物)而诱发;2例在快速转头时发生,表现为持续5~30秒的短暂眩晕发作,有明显视物旋转,程度剧烈,停止头转动后,眩晕很快消失,但头转回原来位置时,类似眩晕再次发作。全组患者均无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言语含糊或口周麻木。神经系统检查和耳科检查均正常。
诊断标准 ①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持时间通常不超过1min;②Dix2Hallpike测试阳性[3],受检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o(注视检查者),迅速将受检者放倒,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o(也可再向对侧迅速转90o),出现眩晕和快相向上的旋转性眼震为阳性。本组患者经Dix2Hallpike测试,结果均为阳性,其中10例为典型的后半规管BPPV(PC2BPPV),表现为快相向上的旋转性眼震;2例为垂直半规管BPPV(HC2BPPV),表现为与转头方向一致的水平眼震。
实验室检查 脑电图检查2例、头颅MRI8例、颈椎MRI5例、前庭功能测试2例,TCD检查6例,结果均无特殊发现。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