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力的作用所致的胃穿孔称为胃破裂伤。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
腹胀、腹膜炎、气腹征等。胃损伤多为锐性器械所致的开放性胃损伤,闭合性破裂伤较少见。由于胃壁厚,血运丰富,故无论是穿孔修补或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术,其成功率均较高,发生瘘的机会较少。治疗成功的关键是仔细探查,避免遗漏后壁等处的穿孔。
临床表现:
1.腹痛、腹胀。2.腹肌
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肝相对浊音可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依据:
1.明确的
腹部创伤史。2.上述临床表现。3.腹腔穿刺阳性。4.X线检查可见气腹征。(膈下游离气体)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2.抗感染。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4.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对单纯性胃穿孔且一般状况较好者,术后以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主。2.对伴有休克者,积极抗休克。3.对于老年患者,或破损严重且伴营养状况不良者,术后应注意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给予输血或人体白蛋白,以增强伤口的愈合能力。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性胃损伤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2.对疑合并有多器管损伤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疗效评价:
1.治愈:经手术后,症状体征消失,伤口愈合,无并发症。2.好转:经手术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伤口感染或窦道形成者。3.未愈:手术后遗留腹腔严重感染或胃肠道外瘘,需二期手术处理者。
专家提示:
胃损伤的诊断多无困难。但单纯后壁破裂时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有时不易。术中探查必须彻底。据统计,约有1/3病例胃前后壁都有穿孔。术中应特别注意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后壁及注意检查大小网膜附着处以防遗漏小的破损。破口小者修补即可。破口大修补困难时,可行胃部分切除术。
预防方法:
为了避免及减少腹部手术误伤,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加强责任心,避免麻醉不全,不过分追求小切口及手术速度,视野清晰,提高术者心理素质、技术操作能力,积累经验。切忌麻痹大意及过分自信,操作耐心、谨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恰当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术者在处理困难的十二指肠溃疡时,面对难以区分牵拉变位的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应决然选用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术,对那些极为简单的胃大部切除术,更不要自信浮躁而放松警惕。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劳动,交通,活动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