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胃息肉

胃息肉的概述及其治疗

时间 : 2009-11-28 21:46:20 来源:www.xywy.com

[摘要]

推荐阅读老张最近常感胃部不适,到医院去看医生,医生为他约了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结果出来了,报告单上写着:胃息肉。老张拿着报告单心里直打鼓:这胃息肉到底是个啥病,会不会癌变?有许多与老张一样的病人,看到报告单后也是忐忑不安。要回答会不会癌变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应根据息肉的类型,特别是根据病理检查的分类,来作出正确的回答。如为再生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如为肿瘤性息肉(即腺瘤、管状瘤),则有癌变的可能。什么是胃息肉呢?我们将胃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称为胃息肉。虽然胃息肉远较胃溃疡及结肠息肉少见,但自胃镜检查问世后,其检出率明显增加,像老张这样被检查出有胃息肉的病人确实不少。胃息肉分类很多,最有实际意义的是按病理分型。通常分为三类:1.胃良性上皮性肿瘤。(1)再生性息肉。来自胃增生的腺窝上皮,体积较小,直径1厘米,常为多发,多为广基不带蒂,部分有蒂。多发的再生性息肉常集中于胃体及胃窦交界处。息肉周围黏膜显示不同程度的胃炎。此型息肉无癌变倾向。(2)肿瘤性息肉(又名腺瘤或腺瘤样息肉)。来自肠上皮化生的腺上皮,多数为单发无蒂,息肉周围黏膜显示萎缩性胃炎。此型息肉有癌变倾向,特别是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易发生癌变,如果直径为5厘米以上肯定为癌。2.类性纤维样息肉(又名嗜酸细胞肉芽肿息肉)。此类型少见,好发于胃窦部,直径很少超过2厘米,以广基息肉样肿物突人胃腔。表面被以胃黏膜。中央可有溃疡形成,是一种良性病变。3,其他类型息肉。(1)幼年性息肉。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息肉病,少数可以恶变。(3)黑斑息肉综合征。此种胃息肉伴皮肤黏膜黑色素沉着综合征,是遗传病,有家族史,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特点是唇及口黏膜有过多的黑色素沉着,息肉多发生在小肠特别是空肠上,其次为胃及大肠。多数有多发性息肉,息肉从数毫米到5厘米左右,有蒂。此型易发生癌变,并易转移至淋巴结。胃镜检查对胃息肉的诊断最有意义,不仅可观察息肉形态的改变,亦可活检送病理行组织学诊断。如为息肉,镜下可见表面光滑、整齐、质地软、表面溃疡少见;如为胃癌,镜下可见隆起的病灶不规律、表层坏死形成溃疡,且质地硬、脆、易出血。胃息肉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并多伴有萎缩性胃炎及黄色瘤等。因此这些病人应定期就诊,尽早明确息肉性质,争取及早治疗。目前采取胃镜电切胃息肉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胃息肉的概述及其...”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胃息肉疾病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1.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息肉呈圆形或椭圆形隆起,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cm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cm,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