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胃粘膜脱垂症

右侧引入页面

时间 : 2009-11-28 21:28:39 来源:www.cn939.com

[摘要]

胃粘膜脱垂症,中国中医网(www.cn939.com)是中医药交流、活动中心,是把中医药介绍给世界的一个窗口,希望大家好好利用中国中医网这个平台,来弘扬我们的国医国粹,并且欢迎其他医学来中国中医网交流。我们的语言应

把这篇精彩文章收藏到:

胃粘膜脱垂系由胃窦部粘膜松弛,经幽门管脱垂入十二指肠球部所致。本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可以不出现症状,由于本病常常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发生,故其症状亦易为溃疡的症状所掩盖。常见的症状为上腹不规则间歇疼痛,部位、性质与球部溃疡相似,但无节律性,进食或碱性药物亦不能缓解疼痛,有时进食后反可加剧疼痛,左侧卧位常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右侧卧位则使疼痛加剧。上消化道出血亦为本病的重要症状,出血前数小时常有恶心、呕吐。本病常伴有嗳气、泛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有时突然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但消失亦较迅速。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胃窦粘膜皱襞活动度过大和活跃的胃窦推进蠕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胃窦粘膜下结缔组织松弛,故粘膜易在肌层上滑动。粘膜肌层收缩时可使粘膜形成皱襞,如胃窦蠕动增强,就很容易把这种皱襞推送入幽门。另一可能是粘膜肌层功能不良,在胃窦收缩时不能把胃窦粘膜保持正常的纵形皱襞,相反卷成环形,结果被收缩的胃窦推送入幽门。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肠钡餐检查证实。X线检查表现为幽门管增宽,在其中可见脱垂粘膜的皱纹。球底部呈现残缺阴影,可占球底中央部,而使球部呈“香蕈状”变形,或在球底形成许多相互连接的小型残缺,而呈“降落伞状”变形。胃蠕动增强。有时可发现不同程度的幽门梗阻。本病发作时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少食多餐饮食、左侧卧位,同时用镇静剂及抗胆碱能类药物等。有幽门梗阻者,则应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伴有溃疡病或慢性胃炎者,应按伴同该病加以治疗。如遇见严重及反复发作的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伴有持续的呕吐,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均可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的“胃痛”、“呕吐”、“呕血”、“便血”范畴。多由脾胃虚弱,纳运失司,胃失和降,脾不统血所致,治宜健脾摄血,和胃降逆。或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所致,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古方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胃粘膜脱垂症3569例,治愈3542例,好转25例,无效2例。

>>>进入求医问药<<<

>>>进入中医交流<<<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右侧引入页面”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胃粘膜脱垂症疾病

部分患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胃镜 检查时,可见胃窦部粘膜正常,或充血,水肿;有时可见出血点,糜烂或浅表溃疡等;当胃窦部收缩时,胃粘膜随蠕动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舒张时,脱垂的胃窦部粘膜可自幽门以下回复至胃腔,...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