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题背景
食管癌及
贲门癌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不论采用右胸径路或左胸径路,术后早期引起胸
胃潴留是常见的。原因可能是支配胃的迷走神经被切断,使胃的节律失常造成胃的蠕动减弱或消失、胃张力降低,致使胃的收缩功能减弱;再者术后早期胃肠减压不畅或进食后胸胃容积增大,也可牵拉胃小弯并造成幽门暂时处于痉挛状态。几种因素均可促成胃排空障碍、胃潴留。轻者胸胃潴留可造成
呕吐、
胸闷、气促;重者则可造成胃壁坏死、吻合口瘘等灾难性后果。目前国内外对食管癌及贲门癌切除后如何预防术后早期胃潴留的办法仍不多,多数学者主张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时,同期行幽门成形或幽门肌层切开术,可减少或避免术后早期胃潴留的发生。但在实际应用中,食管贲门癌手术大多采用左侧开胸途径,由于显露和操作的原因,常不便于同期行幽门成形或幽门肌层切开术。本课题正是结合这一临床实际,研究采用二尖瓣扩张器进行术中幽门器械扩张,以替代传统的幽门肌层切开术或气囊扩张术,达到预防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早期胸胃潴留的目的。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0年10月《002年1月间施行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手术时,同期采用二尖瓣扩张器进行术中幽门扩张作为实验组;另外,回顾性调查200年4月《00年9月间未行幽门扩张术的食管贲门癌病例17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男15例,女2例。年龄45~77岁(平均56.47土8.50)。食管癌16例,贲门癌1例。历例行食管胃胸内吻合,l例行颈部吻合。对照组:男14例,女3例。年龄50~70岁(平均63.82士5.76)。食管癌15例,贲门癌2例。13例行食管胃胸内吻合,4例行颈部吻合。手术方法:实验组:按常规方法行食管或贡门癌切除,充分游离胃至幽门,使用二尖瓣扩张器调节其扩张度为3刀刁.scm,手持扩张器经残胃口或食管吻合器插入口插入胃内,在胃壁外手指触摸导引下将扩张器头端1o叶8通过幽门管,分2刁次进行幽门扩张后退出扩张器,手指伸入胃内通过幽门管顺畅以证实扩张有效。然后,使用吻合器或手工缝合完成食管胃吻合术,其间,将胃管通过吻合日插入胃内后闭合食管吻合器插入日。术后胃肠减压3~5天,拔除胃管后进食流质2巧天,以后改用半流饮食。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食管或贲门癌切除,然后,使用吻合器或手工缝合完成食管胃吻合术,术中不附加幽门扩张成形或幽门肌层切开术,术后胃肠减压和进食按常规处理。术后观察指标:胃肠减压引流液体量,肛门排气时间,X线检查胸胃液体踞留程度,相关并发症。4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统计学处理:各组所有数据以平均值士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数据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仍刀5有显著差异,P们刀1有非常显著差异。所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VS刀)软件包完成。实验结果两组对比发现实验组术后胃肠减压引流液体量明显减少0川刀5人肛门排气时间提前0仍刀5人X线检查胸胃液体脯留0《5%,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吻合日瘦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食管贡门癌术中附加二尖瓣扩张器扩张幽门能达到预防术后胃踞留的目的,可适用于任何手术径路施行的食管、贲门癌手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安全性好的优点,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