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发生火灾时,除了可以导致我们众所周知的躯体
烧伤外,常常合并
吸入性损伤,导致病人死亡。有人做过统计,火灾中被浓烟熏死、呛死的人是烧死者的四五倍。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
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的。因此,在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防范吸入性损伤至关重要。 吸入性损伤是指热空气、蒸气、烟雾、有害气体、挥发性化学物质等致伤因素和其中某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被人体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以及毒性气体和物质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学中毒。吸入性损伤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损伤,吸入的干热或湿热空气直接造成呼吸道粘膜、肺实质的损伤;二是窒息,因缺氧或吸入窒息剂引起窒息是火灾中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在燃烧过程中,尤其是密闭环境中,大量的氧气被急剧消耗,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伤员窒息。另一方面,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含氮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氰化氢,两者均为强力窒息剂,吸入人体后可引起氧代谢障碍,导致窒息;三是化学损伤,火灾烟雾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和各种化学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通过局部刺激或吸收引起呼吸道粘膜的直接损伤和广泛的全身中毒反应。 发生火灾时,防范吸入性损伤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减少烟气的吸入 可大量喷水,以降低浓烟的温度,抑制浓烟蔓延的速度;用湿毛巾或布蒙住口鼻,关闭或封住与着火房间相通的门窗,减少浓烟的进入。从烟火中出逃 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匍匐行走,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高层建筑的电梯间、楼梯、通气孔道往往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要回避。烟火上行,人要下行。正确救助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