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

请问:细菌性肝脓肿怎么用中药治疗? 爱问知识人

时间 : 2009-11-28 13:37:02 来源:iask.sina.com.cn

[摘要]


粉红宇轩
[学长]肝脓肿包括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对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在应用抗生素及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关键在于排出脓液。外科多切开排脓,创伤较大,患者不易接受,采用肝脓肿穿刺引流,方法简单,创伤小,可反复进行,但要掌握好穿刺要领及术后局部加压包扎。肝脓肿属于中医“胁痛”、“积聚”的范畴,临床辨证以肝胆湿热为主,结合辨病,在急性期拟中药清肝泻热、解毒排脓为法,对退热、缓解疼痛有很好的作用。方中柴胡、枳壳、郁金、丹参、栀子、黄芩、大黄疏肝清热活血;冬瓜仁、桃仁、苡仁解毒排脓;败酱草、公英清热解毒。恢复期正气亏虚,以黄芪、云苓、白术健脾益气,能促进肝组织再生,脓肿早日闭合。根据文献报告,单发性肝脓肿的病死率为20%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5~76岁,以30~50岁居多;病程7~20天。临床表现:均有右上腹疼痛,11例有发热,7例舌脉为舌红、苔黄或白腻,脉滑。辅助检查:B超均提示肝脓肿,大小为4.0cm×3.8cm~11cm×9cm,1例肝囊肿合并感染者,脓肿大小为18.3cm×15.2cm,外周血白细胞(11~18)×109/L者6例,血象不增高者有3例中性粒细胞增高。脓液培养:5例有细菌生长,其中大肠杆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12例均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



2治疗方法



2.1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在B超定位下穿刺,小于5cm脓肿,穿刺抽脓;大于5cm脓肿,行导管引流。每次穿刺后均以0.5%甲硝唑冲洗脓腔。3~5天穿刺1次,一般引流时间不超过24h。



2.2抗感染治疗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选用广谱抗生素和针对革兰阴性菌抗生素。



2.3中药治疗急性期拟用清肝泻热、解毒排脓之方:柴胡10g,枳壳10g,丹参15g,郁金10g,栀子10g,黄芩10g,大黄12g,冬瓜仁15g,桃仁10g,苡仁30g,败酱草15g,公英30g,每日1剂,水煎服。恢复期拟用益气托毒排脓、佐清热化湿之方:黄芪30g,云苓15g,白术10g,白芍15g,苡仁30g,当归10g,丹参15g,丹皮10g,郁金10g,金银花15g,地丁15g,败酱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治疗结果



由于患肝脓肿后破坏的肝组织有一个修复的过程,因此,当肝穿刺抽出液呈淡红色或较清时,停止穿刺抽脓,即行门诊治疗,脓腔较大者一般在3个月左右治愈。12例患者,除1例癌性脓肿外,全部治愈。

4典型病例



患者,女,76岁,1998年7月22日入院。主诉上腹部胀痛伴发热1周。既往有肝囊肿病史,囊肿大小为10cm×8cm。B超示肝左叶及右后叶见一18.3cm×15.2cm巨大囊性包块。诊断为肝囊肿合并感染。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置管11天,引流出黄灰色脓液约4000ml,同时配合抗炎及中药治疗,8月3日B超示囊肿基本消失,引流液涂片白细胞(+),即拔管,1月后复查B超,囊肿大小为6.4cm×5.6cm,随访半年无复发。



5讨论

本组12例患者除1例肝癌外全部治愈,说明穿刺引流,有效地抗菌治疗及中药辨证治疗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回答:2007-01-0718:08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谢谢您,您说明的真详细!我已经抄在自己随身带的病情本子上.
另:我还有个小小的疑问,我查了很多电脑上关于肝脓肿的资料,有点怀疑我的病象伴有癌热的肝癌,为什么我的烧一直不退,您治疗过的病人也有这种情况吗?共0条评论...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请问:细菌性肝脓肿...”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细菌性肝脓肿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50%有贫血,90%以上有血沉加速,肝功能有一定损害,大部分患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转氨酶仅中度升高,约半数胆红素升高,低蛋白血症明显者预后欠佳。 2.肝穿刺可...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