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7:55:45 来源:www.eyes100.com
细菌性角膜溃疡,常因角膜外伤引起,其症状为:眼痛、流泪、怕光、视力减退。眼部检查时可见角膜溃疡、表面凹陷,周围呈灰白色浑浊,角膜周围充血。
细菌性角膜溃疡是角膜上皮在受到损伤之后遭受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及摩拉克菌等病原菌引起角膜化脓感染。农作物、指甲划伤、铁屑异物伤、接触镜的磨擦伤是近几年来致伤因素。农村地区肺炎链球菌、秋夏收割季节绿脓假单胞菌是主要致病原。
细菌性角膜溃疡,常因角膜外伤引起,其症状为:眼痛、流泪、怕光、视力减退。眼部检查时可见角膜溃疡、表面凹陷,周围呈灰白色浑浊,角膜周围充血。严重者可伴有限脸肿胀、结膜明显充血水肿、前房积脓。
细菌性角膜溃疡护理要点:
◆按时给患者用药。晚上可用0.5%金霉素或0.5%红霉素眼药膏涂眼。
◆给患眼作活动包扎。先用消毒沙布覆盖在闭合的眼脸上,然后用带线的眼罩固定,线的两端可做成套头套于耳上,以便于取、戴。并注意患眼发作时应作全天(白天、黑夜)包扎。
◆如出现眼部剧痛、溃疡迅速扩大并出现大片黄绿色脓液与前房积脓,应考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立即送医院。
◆经用药后溃疡仍未能控制,且向深层扩展,角膜后弹力膜向前膨出,这是角膜穿孔的前兆,应及时送院治疗。
细菌性角膜溃疡好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年老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多数有角膜外伤史。细菌性角膜溃疡发生时,病原菌产生的溶解酶引起局部组织降解,导致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抗生素研究的飞速发展,使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有了良好的效果。现对细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的新概念作一综述。
细菌性角膜溃疡以局部用药为主,给药方式为点眼,结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结膜囊冲洗,结膜囊滴注,药粉撒布,离子透入等。点眼最简便常用,但治疗重症角膜溃疡需频繁点眼,患者难以忍受。结膜下注射可使局部达到较高浓度,为临床常用,但易致结膜下出血,疤痕形成,不宜多次注射。
一期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溃疡时初可用结膜囊滴注,即配成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加入输液瓶中,将连结头皮针的输液器塑料管剪钝,置于内眦角,控制滴注速度。抗生素药粉撒布于溃疡面,较长时间内保持结膜囊内有效药物浓度的抗生素,可收到较好的疗效,但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点眼。由于血—房水屏障作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尚不肯定。对全身治疗有效的药物剂量,用于眼部感染可能效果不好。一般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以局部治疗为主,配合全身用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感染得以控制。
上一篇:最易出现的角膜病种类下一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