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04:25:13 来源:www.my-baobei.com
细菌性痢疾又称杆菌性痢疾(简称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以及排泄含有脓血的稀便为主要症状。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痢疾杆菌有5种类型,它们是福氏、宋氏、志贺、舒密次和鲍依德痢疾杆菌。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细菌污染的食物、污染的水源、生活中的接触以及苍蝇传播。人对痢疾呈普遍的易感性,患病后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故可以多次感染。
当孩子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喝了不洁净的饮料及水时,当他用脏手拿食物吃时,当他吃了被苍蝇爬过的食物或用没洗净的餐具吃饭时,都可能患痢疾。夏天天气热,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因此,痢疾的发病高峰通常在夏秋两季。
痢疾一般有数小时到7―8天不等的潜伏期。发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类,通常所说的痢疾大都指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分普通型和中毒型两种,后者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极易导致死亡。
(1)急起高热,体温达39ºC以上,小婴儿会因此出现高热惊厥。
(2)剧烈的阵发性腹痛,排便后腹痛可短时缓解。
(3)大便次数频繁,每天可达10―30次;粪便中有粘液和脓血,并有恶臭。
(4)便后下腹和肛门仍有沉胀下坠的感觉,即里急后重。
(5)全身无力、恶心、呕吐。
(1)起病急骤,体温可达41ºC。多见于2―7岁小儿,可在发病1―2日内死亡。
(2)嗜睡、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甚至昏迷。
(3)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冰冷。
(4)剧烈头痛、反复呕吐、呼吸节律不整。
(5)在起初期没有腹泻或腹泻不明显,以后才出现脓血便。
对孩子来说,痢疾是严重的疾病,轻则可以引起脱水,重则可导致死亡。
[首先做什么]
1、如果孩子发热的同时大便次数多而稀,应检查一下大便有没有粘液、脓或血。
2、不断给孩子喝含盐分的水或“口服补液盐”,以防出现脱水。
[父母能做些什么]
1、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应清洗干净后再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成淡粉色即可)泡2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
2、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或隔夜的食物,均应加热后食用。
3、让孩子卧床休息。
4、当呕吐后,给孩子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暂时不要吃生、冷、油腻食物。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