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先天性垂直距骨

先天性垂直距骨

时间 : 2009-11-28 12:31:17 来源:www.chinabaike.com

[摘要]

先天性垂直距骨 ,中国百科网

跖侧及内侧关节囊则被拉长。胫前肌、趾长、长伸肌、腓骨短肌及小腿三头肌因挛缩而张力增高。腓骨长肌、胫后肌肌腱移向踝前方,起着背伸肌的作用(图1)。

图1先天性垂直距骨及肌腱的异常改变(1.趾伸肌腱2.三角韧带3.胫骨4.胫前肌5.腓肠肌6.比目鱼肌7.趾长屈肌8.胫后肌9.

【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后即能发现这个具有特征性畸形足。足底凸出呈“摇椅”样外观。前足外展并背伸,距骨头突向足底内侧,后足则固定在跖屈、外翻的位置上。胫前肌、趾长伸肌和腓骨长短肌张力增加,限制前足跖屈和内翻活动。小腿三头肌挛缩加重跟骨外翻和足跖屈畸形,并妨碍踝关节背伸活动。

患儿开始行走的年龄多不被推迟,但步态笨拙。站立时前足明显外展,距骨头及跟骨在外翻的位置上负重,但跟骨后部多不能触及地面。

X线检查在侧位片可见距骨呈垂直状态,几乎与胫骨纵轴相平行。距骨处于跖屈的位置,前足在中跗关节有明显背伸。由于舟骨在3岁以前骨化中心尚未出现,则需用第一楔骨中轴线来估计舟骨的位置。如该线向后延长在距骨头的背侧,表明舟骨向背侧脱位。在强力背伸的侧片上,正常儿童足的距骨中轴线经过骰骨下半部,跟骨中轴线经过骰骨上半部。而先天性垂直距骨的距骨中轴线移向骰骨的后下方,有时在跟骨的前方通过,跟骨中轴线也移向骰骨的跖侧(图2)。正位片上可见跟距角明显增大(正常值为20°~40°)。当舟骨出现骨化后,可显示出其移位到距骨颈的背侧。

图2A.正常足侧位片所显示的跟距角及胫距角

图2B.先天性垂直距骨跟距角及胫距角均明显减小,跟骨轴线向骰骨跖侧移位

【鉴别诊断】

先天性垂直距骨具有特征性表现,其足底凸出似船形,并有前足外展,而且出生后即可发现,容易与常见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相鉴别。由于某些神经肌肉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多发性关节挛缩症,也可产生凸形外翻足畸形。但是,后天性凸形外翻足出现较晚,且有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也不难与本病相区别。


上一篇文章:脂肪肉瘤下一篇文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先天性垂直距骨 ”相似的文章

更多>>

先天性垂直距骨疾病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对于本病的检查主要是进行X线检查: X线检查在侧位片可见距骨呈垂直状态,几乎与胫骨纵轴相平行,距骨处于跖屈的位置,前足在中跗关节有明显背伸,由于舟骨在3岁以前骨化中心尚未出现,则需用第...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