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14:29:53 来源:www.zs120.com
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和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分娩时易被损伤。
(二)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三)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四)受累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类似感染性肌炎,故推测胸锁乳突肌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
(五)动物实验证明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改变可由静脉阻断产生,因此有人认为此病与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目前多数学者支持产伤或子宫内位置不良引起局部缺血学说。
先天性肌性斜颈有哪些临床表现?
先天性肌性斜颈,在生后头2周内在颈部可摸到圆形或椭圆形较硬的肿块。1~2个月肿块可发展到枣核大小。此后2~3月内便逐渐变小或消失。右侧比左侧要常见。其次注意观察小儿头部姿式,患儿头部常固定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头总偏向有肿块的一侧,面部朝向无肿块的一侧。
先天性肌性斜颈应该做哪些检查?
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显像是最好的诊断方法。
先天性肌性斜颈应该如何治疗?
1.非手术疗法:新生儿期发现颈部有包块时,在医师指导下,由父母行患儿颈部被动牵拉活动,头部先向健侧牵动,然后下颌转向患侧,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每天做颈部被动活动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另外,哺乳时患侧固定在母亲胸前,使患侧得到牵拉。逗引婴儿时,站在患侧一边也是起到牵拉胸锁乳突肌的一种方法。也可辅以局部理疗。经一年左右的保守治疗,约76%~86%患儿可得到矫正。
2.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未经治疗的1岁以上患儿,由于肌肉已纤维化,面部出现畸形,只有通过手术才能矫正其畸形。手术最佳年龄为1~5岁。1岁以内手术者容易发生疤痕粘连,同时全麻插管后容易引起肺部并发症。5岁以上者,因继发畸形较重,面部变形较难恢复。
先天性肌性斜颈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文章录入:Danien责任编辑:yywg)上一篇文章:没有了下一篇文章:没有了【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