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8 01:11:44 来源:www.nanning.gov.cn
◎冬春季节发病较多见,5~15岁者多发
◎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经空气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青霉素为首选针对病原体的特效治疗药物
◎预防的关键是隔离、治疗病人,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北方猩红热的发病率比南方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猩红热可以发生于不同年龄,但以儿童多见,儿童聚集处特别是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内容易发生和流行。
如何传染的
正常人鼻咽部、皮肤均可存在细菌。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一种常见的链球菌。这种链球菌叫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
猩红热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由病人和带菌者传播。少数情况下也可由皮肤伤口或产妇产道侵入,医学上称之为“外科猩红热”或“产科猩红热”。患者出现全身醉酒样充血及皮肤改变。由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5种红疹毒素中的任意一种,感染后人体只产生针对该种红疹毒素的抗体,因此如果感染了另一种红疹毒素仍然可能再发病。
症状与危害
人体感染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到出现症状通常需要2~3天。典型病例表现为突起发热,咽部红肿疼痛,大多有脓性分泌物。发热后第二天,周身皮肤潮红,像喝醉了酒,从耳后开始,颈部及上胸部顺次出现猩红色针尖大小的皮疹,似受冷时常见的鸡皮疙瘩,1天内迅速蔓及全身。面部皮肤潮红,与口唇对照,唇周皮肤明显苍白,医生称这种改变为“口周苍白圈”。2天后皮疹按照出疹顺序开始消退,2~3天退尽,随着皮疹消退皮肤开始脱屑。整个过程一般需1周左右。出疹的同时患儿舌红,上有白苔或无苔,食欲下降,腹胀。
近年来上述表现轻、病程短者较多见。但少数患者高热不退,咽部化脓,皮疹呈紫黑色,可因感染中毒而死亡。外科型或产科型猩红热皮疹始于伤口或产道周围,然后延及全身,咽部可没有任何表现。
猩红热不论病情轻重均可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耳炎、肺炎、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大多发生在病后的2周左右。
出现症状怎么办
发现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的患儿应立即送医院就诊。一旦确诊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很快痊愈。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特效药物,尽早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青霉素过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
急性期要卧床休息,饮食以少渣流食或半流食为宜,如粥、面汤、蛋汤、牛奶、碎菜等,并应多喝水。如果发现患者发热不退、关节痛,或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或去医院复诊,由医生进行合适的处理。
如何自我防护
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隔离期一般为6天。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的班级内发现猩红热患儿,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或回家隔离护理。患儿的玩具、用品及住过的房间要进行消毒。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患者的唾液、鼻涕等分泌物及日常用具要进行消毒。猩红热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病人应戴口罩。另外,因为预防猩红热没有疫苗,所以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