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13:02:38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马金霞,严超英,徐乃军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内三科,吉林长春130021
加入收藏夹【关键词】先天性梅毒;重症肝炎
近十几年来随着育龄期妇女梅毒感染的增多,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先天性梅毒又称新生儿梅毒、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从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感染。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特点是不发生Ⅰ期梅毒损害。梅毒的治疗仍是以青霉素为主,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累及的器官及病情轻重选择用药对预后有较大影响。先天性梅毒出现肝脏损伤很常见,但出现重症损伤者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科近期内收治的2例先天性梅毒重症肝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孙某,男,出生26h,发现脓疱1d入院。系五胎三产,羊水混浊,量多,生后即发现手足多处脓疱。查体:体重3.01kg,额头,右眼睑,手腕,足底,脚踝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脓疱疹,数个已破溃结痂,腹略膨隆,肝肋下5.6cm,质中等,脾肋下6.5cm,质中等。梅毒血清学检查示:RPR1:128阳性,TPPA阳性。3月11日肝功示:AST262.5U/L,ALT55U/L,ALP261U/L,TBIL89.8μmol/L,DBIL78.8μmol/L,CHE2829U/L,TP59.7g/L,ALB19.1g/L,GLO40.6g/L。脑CT示多发低密度灶。双下肢骨关节片示:双下肢诸骨干骺端骨质略毛躁,余无异常。腹部彩超示:肝右肋弓下38mm,剑突下40mm。脾厚24mm,肋弓下55mm。余无异常。脑脊液梅毒血清学阴性。
病例2:李某,男,出生32d,因呕吐腹胀6d入院。三胎一产,足月剖宫产。查体:体重3.99kg,一般状态及反应欠佳,全身皮肤干燥、脱屑,尤以手掌、足底为重,前囟平坦,双肺呼吸音粗,腹软,肝肋下6.0cm,质硬,脾肋下6.5cm,质韧,肠鸣音弱。梅毒血清学检查示:RPR1:32阳性,TPPA阳性。肝功示:AST1496.0U/L,ALT461.0U/L,GGT385.9U/L,TBIL118.4μmol/L,DBIL77.1μmol/L,CHE1209U/L,TP35.4g/L,ALB10.2g/L,GLO25.2g/L。血常规示RBC2.71×1012/L,HGB84.0g/L,HCT0.233L/L。凝血常规示: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1.9s,纤维蛋白原148.3mg/dl,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99.7SEC。双下肢骨关节片示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肝右肋弓下52mm,剑突下53mm。脾厚20mm,肋弓下45mm。肠间隙可见液性暗区,宽3mm×3mm。提示早期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腹腔积液。心脏彩超示三尖瓣,二尖瓣轻度返流。脑脊液梅毒血清学阴性。
2诊疗经过
病例1:患儿入院后即给予青霉素5万U/kg,2次/d,美能2ml,赣欣5mg,欧瑞2ml/d静脉滴注,并给予维生素K1连续5d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白蛋白补液对症支持治疗。3月21日肝功示:AST321.0U/L,ALT108.0U/L,ALP248.0U/L,TBIL131.2μmol/L,DBIL104.3μmol/L,CHE3206U/L,TP57.3g/L,ALB27.0g/L,GLO30.3g/L。肝功示肝酶较前上升,加用思美泰300mg/d静脉滴注,茵栀黄颗粒1/2包,2次/d口服保肝治疗,同时加用立健舒抗感染治疗。3月26日加用维生素(VitE25mg,伊可欣1粒1次/d口服)。3月27日肝功能示:AST213.0U/L,ALT92.0U/L,ALP301.0U/L,TBIL125.9μmol/L,DBIL97.5μmol/L,CHE3508U/L,TP54.8g/L,ALB26.8g/L,GLO28.0g/L。心脏彩超示:三尖瓣轻度返流。病情较前略好转,肝肋下3.0cm,质中等,脾肋下2.5cm质中等,因心率快达150~160次/min,治疗上加用VitC300mg1次/d静脉滴注,营养心肌治疗。4月21日患儿病情加重,皮肤黄染明显,颜面青紫,腹胀,肝肋下4.5cm,质硬,脾肋下5.0cm,质中等,肝功示AST450.0U/L,ALT128.7U/L,ALP193.9U/L,TBIL306.6μmol/L,DBIL220.0μmol/L,CHE3233U/L,TP49.9g/L,ALB21.0g/L,GLO28.9g/L。肝功各酶及直接胆红素较前明显升高,腹部彩超示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腹腔积液。考虑存在急性肝损伤,停用思美泰,并将VitC减量,给予面罩吸氧,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但患儿病情急剧恶化,4月3日出现喘促,呼吸困难及消化道出血,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止血,强心利尿,改善肺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患儿于4月4日抢救无效死亡,补充临床诊断: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病例2,入院时患儿病情危重,肝功改变明显,血常规示贫血,凝血功能差,给予禁食,间断低流量吸氧,青霉素5万U/kg3次/d,VitC50mg/kg,1次/d静脉滴注,并给予VitK1连续5d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白蛋白,补液对症支持治疗。4月7日复查肝功示:AST630.3U/L,ALT398.8U/L,GGT282.5U/L,TBIL147.6μmol/L,DBIL90.8μmol/L,CHE2165U/L,TP56.3g/L,ALB30.3g/L,GLO26.0g/L。较前明显好转,加用伊可欣1粒,VitE25mg,复方益肝灵1片分3次口服,茵栀黄颗粒1包分2次口服,美能1ml每日静脉滴注保肝治疗。4月15日肝功示:AST45U/L,ALT38.0U/L,GGT176U/L,TBIL22.4μmol/L,DBIL17.5μmol/L,CHE2802U/L,TP54.1g/L,ALB25.4g/L,GLO28.7g/L。胸正位片示:双肺上下野炎变。加用威奇达抗感染治疗,并将美能改为2ml/次静脉滴注。青霉素静脉滴注3周后患儿好转出院。梅毒血清学试验RPR1:128阳性,TPPA阳性(考虑不除外实验室误差)。肝功能示AST59.2U/L,ALT27.5U/L,GGT214.8U/L,TBIL28.1μmol/L,DBIL15.6μmol/L,CHE5200U/L,TP53.2g/L,ALB32.0g/L,GLO21.2g/L。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虽未完全恢复正常,但患儿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进乳佳,体重增长良好,肝肋下4.0cm,脾肋下5.5cm,质韧,较前变小。且患儿疗程已到,嘱其1个月后回院复查。
2例患者均由同一主治医师诊治,所用药物及实验室检查均由本院提供。病例1出生后26h即出现明显的皮肤损害,肝脾肿大明显,肝功能改变明显。入院后明确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给予青霉素、美能、赣欣、欧瑞、丹参、立健舒、思美泰、茵栀黄颗粒、VitE、伊可欣、VitC、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治疗,病情略转后出现突然的病情加重,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病例2出生后32d出现呕吐、腹胀、肝脾肿大明显、肝功能改变明显,给予青霉素、丙种球蛋白、白蛋白、VitC等治疗,因患儿肝功能极差,未加用保肝药物,复查肝功能好转后逐渐改为小剂量加用保肝药物,患儿出现肺炎后亦选择对肝功能损害较小的威奇达治疗。患儿治疗3周后好转出院。整体看来病例1入院时症状比病例乙要轻,肝功改变亦比病例乙轻,治疗相对及时,用药较多,但主要用药2病例大致相同。导致两患者截然相反的结局,考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性,虽然临床病情相似,但对每种药物的反应不同。②用药种类及剂量:病例1用药足量规范,病例2用药在种类剂量上比规范用药有所调整,均较病例1少。在肝功能不好的情况下注意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及数量。③合并其他感染:2例患者入院时因诊断明确,未进一步动员家长做其他的病原检查。因先天性梅毒属于宫内感染,故病例1是否还有其他宫内感染尚不能排外。可能因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而影响治疗效果。提示临床医生不能满足于一项检查阳性,应提检全面检查。
病例1死因考虑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爆发性肝功能衰竭。但其家长不同意尸体解剖故并无病理结果证实。但有报道证实先天性梅毒的肝损害为间质性肝炎改变,肝组织汇管区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的髓外造血,并可见多脏器充血[1]。先天性梅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但患儿就诊时多已出现多脏器功能的损害,在应用青霉素治疗时对其他器官损害的治疗更为重要。有调查显示先天性梅毒出现肝脾肿大的占76%[2]。肝功能改变的程度不一,用药的选择极为重要。在肝功能极差时对证支持治疗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盲目加用多种保肝药物反而加重肝脏负荷,易引起医源性急性肝功能损伤。病例2虽好转出院,肝酶基本恢复正常,但仍应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有文献报道先天性梅毒致肝功能损害治疗好转出院2个月后出现肝硬化—肝昏迷[3],故仍不能放松警惕。
虽然两例病例在许多方面不同,且病例数量少,但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权衡利弊,选择用药,同时新生儿药物剂量的选择应更为谨慎,密切关注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在关注药物临床作用的同时应时刻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先天性梅毒应早诊断早治疗,随着妊娠期妇女梅毒感染的增加,新生儿梅毒的筛查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对于新生儿梅毒的治疗,除了青霉素治疗外,对并发症的治疗亦很重要,鉴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且许多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有限,故在药物种类及剂量的选择上应更加谨慎,尽量做到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高志斌,谢荣庆,李飞,等.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尸检1例及文献复习[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5):336.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0. [3]施文忠,应爱娟.先天梅毒致婴儿肝炎综合征肝昏迷1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1):46.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邮箱:职业: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