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涎腺病毒病

首页

时间 : 2009-11-27 20:19:22 来源:course.jnu.edu.cn

[摘要]


你的位置:涎腺非肿瘤性疾病
涎腺非肿瘤性疾病1、涎腺炎2、石症3、巨细胞包涵体病4、坏死性涎腺化生5、舍格伦综合征6、涎腺症7、艾滋病相关的涎腺疾病艾滋病相关的涎腺疾病(HIV-associatedsalivaryglanddisease)病因:感染HIV临床特点:可有口干(10%),腮腺肿大,或腮腺囊肿,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HIV检测是否阳性。病理改变:似舍格林综合征,但以CD8+的T细胞为主。急性化脓性涎腺炎(acutesuppurationsialadenitis)病因:1)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脓毒败血症---血源性,多见于新生儿。2)严重的代谢紊乱,如腹部大手术后,外伤---反射性腮腺功能低下---唾液减少和口腔卫生差,---导管逆行感染病原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肺炎球菌。临床表现:1、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偶见。2、多发部位依次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3、腺体区脓肿和疼痛,导管口红肿,唾液分泌量减少,或有脓溢出.4、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病理表现:腺导管扩张,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导管周围有密集的白细胞浸润,形成多个脓肿灶,急性期消退后,纤维化愈合明显。慢性化脓性涎腺炎(chronicsuppurativesialadenitis)病因:各种原因所致导管狭窄或异物、结石阻塞引起慢性化脓性涎腺炎。急性涎腺炎转为慢性涎腺炎。口内压力过高---逆行感染。临床特点:1、好发于中年,男性多见。2、多为单侧发生3、多有进食肿胀史,腺区局部肿大。4、检查:导管口流出混浊液体,颊粘膜下扪及粗硬呈索条状导管.病理改变:腺导管扩张,导管内及周围均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有的形成淋巴滤泡。有的腺泡消失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有时呈鳞状化生。慢性复发性腮腺炎(chronicrecurrentparotitis)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腮腺的反复肿胀性炎原因:原因不清,与自身免疫病有关,先天性、广泛性导管扩张可为发病诱因。临床特点:1、多见于3~4岁儿童,病变可持续到成年以后。2、单侧或双侧腮腺的反复肿胀性病史,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分泌物。3、腮腺造影:涎腺末梢导管呈点状或球状扩张。病理改变:导管上皮增生,囊状扩张,囊壁为一至数层扁平上皮,囊腔可融合,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chronicclerosingsialadenitisofsubmandibulargland/Küthner瘤样病变。病因:病因不明。其发病因素与分泌障碍、涎石阻塞导管系统有关,导致淋巴细胞浸润及导管系统的免疫反应。临床特点:多见于中青年,多见于中青年,无明显症状,挤压颌下腺有粘稠的脓性分泌物流出。病理改变:早期表现为导管周围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导管扩张。管腔内含黏液,---小叶内导管周围纤维化,或玻璃样变。导管上皮可鳞状化生,腺泡消失,为淋巴细胞取代,病可形成淋巴滤泡.放射性涎腺炎radiationsialadenitis急性放射性涎腺炎---少数,慢性放射性涎腺炎---多数,呈现慢性炎症过程,浆液腺对放疗更敏感,腮腺比颌下腺反应重。临床特点:临床口干症状明显,及其所引起的连锁变化。病理改变:腺泡被破坏,萎缩,导管可扩张或上皮化生(杯状、鳞状),间质纤维化。涎石症(sialolithiasis)病因:是指因涎腺或导管内有涎石形成的疾病.

临床特点:1、涎石:为单个或多个,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柱形,

约0。1一2cm不等,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呈泥沙样。结石为浅黄色或褐色,剖面呈同心圆层板状,中央有一个或数个核心。2、颌下腺导管结石最多,腮腺、舌下腺和小涎腺较少。3、男>女,青壮年多见.4、导管阻塞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的系列症状5、X线:阳性涎石、阴性涎石、造影片鉴别诊断:(1)颌下淋巴结结核:(2)舌下腺肿瘤:病理特点:结石所在部位的导管增生扩张,或出现鳞状化生,导管表面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或溃疡。导管周围形成炎性肉芽组织,腺体其他部位导管扩张,管腔内充有粘液和炎性细胞。腺泡变性、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inclusiondisease)又名腮腺病毒病(salivaryglandvirusdisease)。病因:本病为巨细胞病毒所感染,病毒在宿主体内可长期存在,由唾液或尿中排出。主要为接触传染。临床特点: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儿,成人也可发生,且多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并发。婴儿局灶性病变主要侵犯腮腺,大多无临床症状,有些患儿有明显的肝脾肿大、溶血性贫血或出血倾向。常在尸检时发现,因肿瘤切除的腺标本中,偶见病毒包涵体。病理特点:病变多见于腮腺或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出现包涵体,包涵体在胞核内,或在胞浆的近管腔侧,为圆形,大多嗜酸性。包涵体的细胞较大,直径可达30um左右,胞核直径为10一15um,位于细胞基部。也可发生变性、崩解。腺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并可见核周围有晕环绕出血。坏死性涎腺化生necrotizingsialometaplasia病因:病因不明。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血运不足有关。有自愈性,不需特殊治疗。4~10周后愈合。痊愈后不复发,预后良好。临床特点:1、腭部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好发在中年以上。2、火山口样深溃疡可至骨面,无骨质破坏,溃疡轮廓清晰,直径1~3cm。病理改变:涎腺腺小叶的梗塞及随之发生的修复与化生现象。病变以腺小叶为单位,原有的小叶外形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导管上皮增生,可有鳞状化生,形成上皮岛或上皮条索,无核异型性;坏死的腺泡,腺泡壁消失而互相融合,粘液外漏成粘液池。腺体内有弥散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鉴别:鳞癌舍格伦综合征和相关疾病Sjogren'ssyndromeandrelateddisorders(一)舍格伦综合征又名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主要损伤外分泌腺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和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与米古力兹(Mikulicz)病混淆并相混并论,造成概念不清。所以废除了Mikulicz一名。病因:发病原因尚不清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能与EB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则常继发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以及多发性肌炎等风湿病。不少有关免疫学研究报告,表明舍格伦综合征发病不但与体液免疫有关,而且和细胞免疫关系密切;不但与局部免疫有关,还与全身免疫有关。临床特点:1、多见与45~55岁的女性。2、单侧或双侧腮腺或颌下腺肿大,伴眼干、口干症状,龋齿增多。3、伴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病理改变:肉眼:见腺体弥漫性肿大或结节状包块,剖面呈灰白色,弥漫性者腺小叶界限不清,但仔细观察仍可辨认。光镜:见腺体内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的增生浸润,淋巴细胞只侵犯腺小叶,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腺泡破坏,被淋巴细胞取代,但小叶外形轮廓仍保留。腺小叶内无纤维组织修复情况。小叶内导管可残存,或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上皮岛,导管扩张可形成囊肿。间质结缔组织可增生,或玻璃样变。免疫组化证实增生的淋巴细胞是T辅助细胞CD4+。唇腺活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大涎腺的变化。少数患者有恶性变。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异常增可发展成恶性淋巴瘤;上皮异常增生可发展成癌。附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诊断)标准(2002年修订版)

(二)良性淋巴上皮病损(benignlym-phoepitheliallesion)

将米库利奇病的病理变化称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此名称被1991年WHO在涎腺瘤样病变的分类中沿用。泪腺、腮腺、颌下腺对称性肿大的病人,临床可无口干、眼干症状。镜下为腺体间质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诞腺症(sialadenosis)又称变性型诞腺肿大症(degenerativesialosis)、诞腺退行性肿大(degenerativeswellingofsalivarygland)或腮腺良性肥大。本病是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病变,为慢性、复发性、无痛性腮腺肿大。病因:本病主要与营养(蛋白质、维生素)缺乏有关,慢性酒精中毒和肝硬变、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等,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亦与本病有关。临床特点:诞腺肿大一般多发生于双侧腮腺,逐渐弥漫性肿大,较柔软,无压痛,导管开口处无红肿,仍有清亮分泌液,有的分泌量较少。病理改变:主要病变为浆液腺泡增大,为正常的2一3倍,腺泡细胞融成一片,彼此间界限不清,腺泡细胞内有许多小空泡形成,其间有很细的胞浆间隔,似蜂窝状,胞核大多位于基部,较正常胞核小,染色较深,核仁不清晰。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空泡变性的腺泡细胞内中性粘多糖、酸性粘多糖及RNA均比正常腺泡明显减少。间充质结缔组织可有水肿或玻璃样变性,有的出现脂肪变性,一部分腺泡失,而被脂肪组织所置换。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首页”相似的文章

更多>>

涎腺病毒病疾病

涎液,痰,尿液检查。 依靠在涎液,痰,尿液中发现特征性细胞,以导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包涵体为其特征,此种细胞较大,直径可达30μm左右,胞核也大,直径为10~15μm,位于细胞基底部,包涵体在胞核内,或在胞浆...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