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18:46:54 来源:www.2137c.com
1.腺癌沿肠壁浸润生长,引起小肠狭窄,形成小肠肿瘤。
2.阑尾是盲端,回肠末端叫狭窄弯曲。
3.由胰腺、结肠和胃癌直接蔓延,也可从远处淋巴管或血行播散而来,如卵巢癌、黑色素瘤等。
临床表现小肠肿瘤病人以50岁以下为多,平均在35岁左右。男女性大致相等。小肠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腹痛为常见症状,可因肿瘤表面溃烂、刺激肠管引起肠痉挛所引起,也可因肠梗阻或肠套叠所致。当肿瘤巨大、突入肠腔,可引起肠堵塞;肿瘤侵犯肠壁可引起肠管狭窄、梗阻。这类梗阻较多见于小肠恶性肿瘤。肠套叠多半是小肠良性肿瘤所致。可急性发作,也可反复慢性发作。
2、消化道出血约有1/3~2/3病人因肿瘤表面溃烂而引起出血。多数为隐性出血,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黑粪,长时间也可产生缺铁性贫血。也可出现间断小量出血,甚至大量便血。最易引起出血的平滑肌瘤和肉瘤、血管瘤和腺瘤,神经纤维瘤。
3、腹块由于小肠活动度大、位置又不固定,所以小肠肿瘤在体检时偶可扪到肿块,但有时又扪不到,时有时无。可扪及肿块的多半是体积较大的小肠肉瘤。
4、全身症状除肿瘤反复出血导致贫血外,小肠恶性肿瘤尚可引起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多数小肠肿瘤病人,不论良性恶性,因腹痛和黑便或便血来诊。如初步诊查排除了常见的病因,或全面检查仍未能作出诊断,应考虑到有小肠肿瘤的可能而作进一步检查。
首先先作肠道X线检查。如疑十二指肠病变可作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空回肠钡剂检查较为困难,因为小肠内容物向运行较快;又小肠冗长,在腹腔内迂迥使影象前后重迭,难以辨别。如肿瘤较大向腔内突出,可见充盈缺损;如肿瘤浸润肠壁范围较广或引起肠套叠,可看到近端小肠扩张和钡剂受阻、狭窄、杯影等;有时可看到粘膜破坏等。当肿瘤较小且未造成狭窄、梗阻时,传统的小肠钡剂检查法难以发现病变,近年来小肠灌钡法似有一定帮助。完全性或接近完全梗阻者,不可作钡剂检查,以免促使完全梗阻。
有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估计每分钟超过3~5ml者,可作选择性腹腔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对出血病灶定位。
疑为十二指肠肿瘤时,除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外,可作十二指肠镜检查,直接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并作活组织检查。虽然现在已有小肠镜问世,但尚未得到推广应用。
腹部CT检查能显示小肠肿瘤的大致部位、大小和与肠壁的关系,以及有无肝转移及腹主动脉前和肝门淋巴结肿大等。但当肿瘤较小,直径在1.5cm以下时往往难以发现。
不少小肠肿瘤过以上种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考虑剖腹探查。甚至有多次手术才明确诊断者,可见小肠肿瘤诊断的困难。
诊断鉴别小肠肿瘤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腹部肿块、贫血、体重减轻等。因此应下列疾病相鉴别:
结肠癌:症状除了腹痛,腹部肿块之外,还有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这是与小肠肿瘤所不同的,较容易区分。
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本病80%发生于二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突然,主要表现: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腊肠样包块”。
消化性溃疡:上腹部疼痛是溃疡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有节律性、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疼痛的性质常为隐痛、灼痛、胀痛、饥饿痛或剧痛,以阵发性中等度钝痛为主,亦有持续性隐痛者,能为碱性药物和食物暂时缓解。
检查化验小肠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钡餐检查,由于小肠肿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又缺少早期体征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因此容易延误诊断。对具有上述一种或数种表现者.应考虑小肠肿瘤的可能,需作进一步的检查。
1.X线钡餐检查,对疑有十二指肠的肿瘤.采用弛张性十二指肠钡剂造影。
2.纤维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镜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3.由于类癌病人血中5-羟色胺升高.故对怀疑类癌的病例,测定病人尿中的5-羟色胺的降解物5—羟吲哚乙酸(5-HIAA),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性质。
4.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
并发症小肠良性肿瘤可引起出血、套叠等并发症,且无组织学检查,难以肯定其性质,所以均应外科手术切除。较小肿瘤可连同周围肠壁作局部切除,多数需作局部肠切除,对端吻合。
预防保健小肠恶性肿瘤手术需对病变肠段及区域淋巴结作较广泛的切除吻合。如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多数需作十二指肠胰头切除。
如小肠肿瘤局部固定无法切除,可作旁路手术以解除或预防梗阻。
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难,切除率约为40%。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平滑肌肉瘤约40%,淋巴瘤约35%,腺癌约20%。
除淋巴瘤外,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均少效果。
治疗用药小肠良性肿瘤可引起出血、套叠等惴⒅椅拮橹Ъ觳椋岩钥隙ㄆ湫灾剩跃ν饪剖质跚谐=闲≈琢隹闪芪СΡ谧骶植壳谐嗍枳骶植砍η谐远宋呛稀
小肠恶性肿瘤手术需对病变肠段及区域淋巴结作较广泛的切除吻合。如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多数需作十二指肠胰头切除。
如小肠肿瘤局部固定无法切除,可作旁路手术以解除或预防梗阻。
小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难,切除率约为40%。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平滑肌肉瘤约40%,淋巴瘤约35%,腺癌约20%。
除淋巴瘤外,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均少效果。
关键字:肿瘤科涎腺的未分化癌上一篇文章:涎腺癌下一篇文章:涎腺混合瘤相关文章主动脉瘤中心性软骨肉瘤中耳癌直肠癌脂肪肉瘤枕叶肿瘤粘液表皮样癌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热点文章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