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11:09:37 来源:journal.shouxi.net
,首席医学网目前收录有300多种中文权威医学杂志,提供免费全文阅读,实现全文检索,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论文阅读、论文下载,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以及在线投稿
作者:王燕娟,陈瑜,兰鹏远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关键词】憩室;食管;十二指肠;盲肠;小肠;回盲部;结肠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憩室的临床特点、并发症。方法对47例消化道憩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憩室部位分类:食管憩室2例,十二指肠憩室32例,盲肠憩室2例,小肠7例,回盲部3例,结肠1例;单发性憩室46例,多发性憩室1例。结论消化道憩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需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完善消化道造影、胃镜、结肠镜检查。
[关键词]憩室;食管;十二指肠;盲肠;小肠;回盲部;结肠
消化道憩室是指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局部消化道壁的病理性囊袋样膨出[1],多数患者可无明确临床表现,常以其他症状就诊,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以免误诊。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3年4月~2005年12月共有47例消化道憩室患者入院治疗,男26例,女21例,年龄34~79岁,食管憩室2例,十二指肠憩室32例,盲肠憩室2例,小肠7例,回盲部3例,结肠1例;单发性憩室46例,多发性憩室1例。
1.2临床表现有临床表现者19例,以腹痛、反酸、恶心为主要症状,其中1例伴有大便性状改变,查体可见右下腹包块。另外28例,无明显症状,通过镜检、消化道造影发现。
1.3并发症憩室炎20例,憩室穿孔3例,憩室出血2例。
1.4诊断及治疗47例中通过结肠镜、胃镜检查诊断23例,消化道造影诊断24例。1例憩室炎合并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内科保守治疗而好转。
消化道憩室可发生于多个部位,这与肠壁自身结构、患病年龄、饮食习惯均有一定联系。综合我院患者发病特点,憩室发生部位以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多数被诊断为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本身无明显症状,其中以阵发性胸痛、胸闷、心悸为主诉入院13例,以胃部不适、反酸、恶心、纳差为主诉入院8例,以上腹痛、腹胀为主诉入院13例,患者入院后的初步诊断为:冠心病、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炎等症,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住院过程中通过完善胃镜、消化道造影检查后给予明确诊断。1例结肠憩室病患者是以不除外消化道肿瘤收入院,该患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右腹部疼痛,伴有大便性质改变。入院时查体可及右中腹固定性包块,压痛明显,入院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完善腹部CT检查提示肠壁增厚,随后行结肠镜检查明确为结肠憩室病。由此可见,消化道憩室自身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但发生并发症后,可表现出多种症状。主要是恶心、反酸、腹痛、腹胀、可有排便性状改变,回盲部憩室患者可表现为急性阑尾炎症状。因此,为患者进行消化道造影、胃镜、结肠镜检查对于诊断消化道憩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应加强对此症的认识,注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免造成误诊、漏诊。
消化道憩室的并发症主要为:(1)憩室炎、梗阻:由于憩室内进入粪便、气体不易排出等因素,憩室炎反复发作,往往转为慢性,临床上慢性憩室炎并不少见,憩室黏膜持续感染,肠壁水肿、增厚、纤维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腹部痉挛性疼痛、胀痛、隐痛为慢性憩室炎的常见表现,有的表现便秘,有的可发生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2]。(2)结石:憩室内形成胆石、粪石较为多见,由于十二指肠憩室反复引起逆行性胆总管感染,造成胆总管下段结石[3]。(3)穿孔、出血。
结合我院诊断消化道憩室患者的治疗情况:临床诊断消化道憩室后,以内科治疗为主: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给予粗纤维饮食,适当使用抗生素,抑酸治疗。如合并出血则需给予止血药物对症处理;若出现穿孔导致急性腹膜炎或大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则需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江绍基,陆汉明,徐家裕,等.临床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08-623.
2姚希贤,蒋树林.结肠憩室病.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0(2):84.
3李国铭,李石.现代消化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46.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