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消化道憩室病

什么是消化道憩室病

时间 : 2009-11-27 00:29:37 来源:www.wckang.cn

[摘要]

什么是消化道憩室病,憩室(diverticulum)是消化道的局部囊样膨出,有真性(全层膨出)和假性(仅有粘膜和粘膜下层膨出)两种,绝大多数憩室向消化道腔外膨出,极少数向腔内膨出,称腔内憩室。多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

  (一)食管憩室

  1.咽-食管憩室(Zenker憩室)在食管憩室中最常见,是食管腔内压力增高、局部肌力薄弱所致的后天性假性憩室。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时的发现率为0.1%,其中70%发生于70岁以上者。男性约占2/3,多位于左颈部咽-食管连接区。患者中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临床表现为轻度吞咽困难,潴留在憩室里的食物可反流入口腔。饭后及睡眠时易发生呛咳。晚期表现有喉返神经受压引起的声音嘶哑,饮水时有气过水声及反复发作的吸入性肺炎。体检时可在锁骨上方颈根部发现面团样肿块,按压时发出水过气声。X线吞钡摄片可明确诊断。憩室内发生癌肿者,需早期手术治疗。

  2.食管中段憩室较少见,为牵出性的真性憩室。由于气管隆突下淋巴结结核或其他炎症病变与食管前壁产生粘连,牵拉食管全层所致。憩室开口大,囊袋位置高于囊颈部,不易发生食物潴留,一般无症状,少数人有吞咽困难,极少数发生纵膈脓肿或食管气管瘘。有症状者可予水囊或气囊扩张,无症状者不需要手术治疗。

  3.膈上食管憩室在食管憩室中最少见,属假性憩室,位于食管下段膈上10cm处,男性多见。常伴食管痉挛、贲门痉挛、返流性食管炎或食管裂孔疝。诊断依赖X线检查,CT检查可鉴别纵膈肿瘤、脓肿或裂孔疝,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明显症状如吞咽障碍、胸骨后疼痛及癌变者需作手术切除。

  (二)胃憩室常规胃肠钡餐检查的发现率为0.043%~0.1%。绝大多数为单发。直径2~4cm,最大10cm。其中75%位于胃后壁贲门附近小弯侧,食管胃连接点下2~3cm以内。是由于流经该处的食物压力较大,如局部胃壁纵行肌发育不良而形成的假性憩室。其次发生于幽门区(15%~18%),是由于溃疡或肿瘤病变造成局部胃壁薄弱所致。胃体胃底部较少见,多为胃外疾病引起的牵拉性真憩室。胃憩室多见于30~6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占56%~68%),大多患者无症状,少数主诉饭后或平卧时有间歇性上腹部饱胀或下胸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烧心感,与食物在憩室内的滞留有关。常见并发症为出血。

  诊断依赖X线钡餐检查和内镜检查。贲门附近憩室的X线片可见胃粘膜皱襞经憩室颈部进入憩室内,据此特征可与胃溃疡相鉴别。胃下部的憩室需作病理检查以与恶性病变及穿透性溃疡相鉴别。症状明显者经体位引留、低脂饮食、少食多餐等内科治疗未见改善,又不能除外恶性病变、或者发生大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时,需外科手术。

  (三)小肠憩室

  1.十二指肠憩室是小肠憩室中最多见的,人群中发生率2%~22%。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50~60岁为多见。腔外憩室较腔内憩室多见。憩室可位于十二指肠任何部位,但以降部最多。66%~95%发生于十二指肠内侧,与胆总管开口处2.5cm范围内,亦称为乏特氏壶腹周围憩室,与该处有胰胆管、血管通过且肌层较薄弱有关。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的大多为假性憩室,由于球部溃疡痊愈后疤痕收缩及局部肠壁变弱所致,少数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同时有胃、空肠、乙状结肠憩室

  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约10%患者主诉上腹胀痛不适,伴恶心嗳气,饱食后加重,并发炎症或溃疡时,症状较重或持久。憩室部位可有压痛、乏特氏壶腹周围憩室约有27%伴发胆石症,亦可引起胆总管梗阻、胆管炎、复发性胰腺炎。其他并发症为出血与穿孔,均不常见。出血可由于憩室粘膜糜烂或血管发育不良所致,也可因穿透附近的肠系膜血管引起。穿孔可至门静脉、胆道或胰腺,引起脓肿。十二指肠腔内憩室可并发部分或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引起饭后上腹饱胀绞痛,呕吐后缓解。

  憩室的诊断依赖于X线钡餐检查,如检查未发现憩室而出现下列情况时需重复钡餐检查首页上一页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是消化道憩室...”相似的文章

更多>>

消化道憩室病疾病

(1)腹部平片检查:单纯憩室病的腹部平片检查通常是正常的因此价值不大。憩室炎的影像特点火罐网是:肠壁移位或狭窄,黏膜改变,在病变近侧或远侧肠段内尚可见到多发憩室腹部平片可发现腹腔脓肿,小肠结肠梗阻引起的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