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1-27 21:22:30 来源:www.clinixoft.com
医宝问病网 - 科凌力医学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消化道憩室DigestivetractdiverticulumDiverticulumK57消化道憩室是指不同原因所造成的消化道壁的局限性囊袋样膨出。以结肠和十二指肠最为多见。消化道想室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当局部组织有先天性薄弱,则在肠内压力增高,甚至是正常肠腔内压时,该处组织会逐渐被挤膨出而形成憩室;消化道外邻近组织的炎症粘连、瘢痕收缩,也会牵拉局部消化道壁形成憩室。(一)食管憩室:发生于咽-食管连接区的Zenker憩室,中国很少见,大多在50岁以上发病。餐后几小时特别是仰卧位头部转向左侧时,有食物返流到口腔。亦可发生呛咳和吸入性肺炎。体检可在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触到块物,施压后可回纳缩小。大的憩室可听到流水声。X线检查可发现此憩室。食管中段憩室较少见,多位于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总左支气管间范围内。大多由于邻近组织炎症牵引所致。一般无症状,也可发生食物返流、胸骨后疼痛、烧心感,甚至吞咽困难。X线检查可见憩室呈帐篷状或圆锥形膨出。隔上食管憩室更少见,多在60岁左右发病。约1/3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有吞咽障碍,常有未消化食物的返流,尤其易发生于平卧时。本病常伴膈疝、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等。X线检查可确诊。(二)胃憩室:在胃肠道憩室中发生率最低。本症以30-60岁的女性多见。约3/4的胃憩室发生于贲门近小弯的高位胃后壁,也可发生于幽门前区或其他部位。临床上大多无症状,憩室较大,尤其伴有憩室炎时,可出现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或下胸痛、恶心、呕吐、烧心等,憩室炎可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本病诊断靠钡餐X线检查及内镜检查。(三)十二指肠憩室:本病大多无症状,常在胃肠X线检查时意外地发现。少数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上腹痛,呈胀痛或钝痛,伴有嗳气,可在饱餐后加重,但缺乏规律性,有症状者多系憩室炎引起,如憩室壁含有异位胃粘膜,可发生溃疡而并发出血或急性穿孔。如胆总管开口于憩室内,可因憩室炎而出现阻塞性黄疸,有时可并发胰腺炎,但癌变者罕见。X线检查可发现从十二指肠内缘膨出的囊袋样钡影。十二指肠镜检查亦有诊断价值。(四)Meckel憩室:系由胚胎期卵黄管的闭合不全形成盲囊而成,多发生于回肠末端,常含有异位胃粘膜,大多患者终身无症状。症状的出现取决于憩室有无并发症及其病变性质与程度;并发溃疡者可引起出血,憩室炎多由于溃疡或粪石引起。临床症状可酷似消化性溃疡和急性阑尾炎。亦可致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憩室周围炎和脓肿形成等。亦可发生憩室结核、憩室Crohn病、憩室肿瘤等,并导致肠套叠、肠扭转和肠梗阻等并发症。本病的临床诊断较困难,胃肠钡餐X线检查往往不能满意地发现憩室。一般均在手术探查时作出诊断。近年来应用99mTc高锝酸钠进行检查,放射性核素在泌酸胃粘膜中浓聚,扫描可显示含有异位胃粘膜的憩室。(五)结肠憩室:憩室本身无明显症状,有时可出现便秘和腹泻,或间歇性下腹部持续钝痛或阵发性绞痛。腹部可触及索条状肠曲,憩室并发感染可引起腹痛伴局部肌紧张。憩室穿孔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憩室炎性肉芽组织和坏死病变侵蚀血管时可发生大出血,多见于老年人,并可为本病的首见症状,钡剂灌肠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可见憩室呈囊袋样突出肠腔外,大小约1-2cm。内镜检查也有诊断价值。无症状的消化道憩室毋需特殊治疗。伴有憩室炎及其他并发症者应予相应治疗。(一)内科治疗包括休息与饮食治疗,上消化道憩室患者给予制酸剂及解痉剂可使病痛暂时缓解,患结肠憩室者应保持排便通畅。憩室炎患者应予抗菌药物。并发大出血者应给予输血补液。(二)外科手术治疗。原有数据库资料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